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硕士论文 > mpa论文

公共管理中的公民网络参与机制分析

996论文网日期:2021-04-01 19:19:22点击:563

    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实现公共管理中“公平”和“效率”这两大目标的唯一选择。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分析公民参与的概念和理论基础,明确公民参与的实质性意义在于参与的可操作性,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实现公民利用网络与公共管理,推动公共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机制,并通过实际可行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能推动公民网络参与向前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公共组织;网络参与


  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了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理念的变迁,是民主行政要求和提高政府效率的要求。


  一、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


  1.1“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雅典的城邦中。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希望,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公民参与在政治中研究颇为广泛,治理理论强调公民参与治理的作用,古希腊的自由民全部参与政治决策,认为公民社会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他们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要实现公共行政的民主政治责任和义务,应强调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开放自由讨论和辩论,引导社会价值。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参与方式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关键公民接触、公民调查、公民投诉、公民会议、公民听证、公民论坛和公私合作生产。


  1.2这些方面的优势集中起来说就是关键公民接触参与明确、信息沟通集中;公民调查具有较广的范围和一定的普遍性;公民投诉在于能够主动迅速的反映问题;公民会议实现沟通政策信息、宣传动员;公民听证能够进入深入的讨论和意见的表达;公民论坛能够增强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和接受;公私合作生产能充分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公民参与的一般方式的不足表现为在地方治理中公民往往把手中权力移交给官员,公民参与结果影响具有有限性,表述的结果能否被公共管理者所接纳不能保证,公共管理者和公众都需要极强的参与技巧,参与的人都是公共事务的利益相关者,许多人是没有注意的,这就导致公民的参与范围过小,有可能造成公共决策的质量不高。


  1.3一般形式下的公共管理中决策制定是集中的,且集中在高层,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时,与一体化的技术结构基础是适应的,但环境变得更为多样化和复杂化,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出现偏差,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但决策权只有拥有决策权的机构和个人享有,等级制的权威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者的人数较少,如果是一个封闭式的组织的话,在公共管理中,决策信息只能在组织内部分享。


  1.4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障碍和阻力很多,比如与公共管理者地位不对等恐惧和犹豫心理,集体行动的达成是需要协商成本的,而对于公共资源的支配和拥有的情况不同,不能出现所谓的“选择性激励”,另外,由于需要我们的公众付出某种机会成本,要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让他们放弃一天的工作,是比较难的。公民参与要实现公共决策的有序化,比如我们要举行听证会议、协商会议,就必须有足够的制度保障,但如果让别人为自己的利益获得买单,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如果供给不足,公众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很难能够拥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公共管理中公民网络参与


  2.1互联网是一个发散性的网络体系,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交流模式,互联网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引起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变革。每个用户都可以由网络发送或接受信息,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方便了用户检索各种资料,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互联网综合了传统媒介的优点,与发行报纸、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相比,极大地丰富了公共讨论的多样性,通过无数不确定的中介进行传输,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要更为便利。由于互联网支持匿名服务,使得它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渠道,更可以使公民由于这种方式可不受不必要的伤害和攻击。现代社会强调组织成员在参与管理中的自我实现,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获取信息或参与使他们不再,局限于小世界内的消息或者换句话说,网络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


  2.2信息社会对行政组织带来的突出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它更加有利于公民参与公共决策,信息社会的行政组织侧重的灵活应变的能力,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强调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应对多元化、复杂化的行政环境与行政需求。网络提高了公共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使决策者能够以琐碎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为提高政府能力创造了条件,能促进决策者的多元化,决策结构的交互化,也使得决策结构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公民与公共管理者地位不平等得到了克服,电子政务成了他们上网经常活动的一部分,可迅速实现集体行动较大范围的一致,使公民有了新的舆论的平台。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一些不足,并想办法避免,比如,缺乏上网的人也往往是对政府知道较少,也有些人可能对这些信息视而不见。


  三、设计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机制


  在新的历史时期,公共管理者和公民都是信息的共享者,电子政务网站最好加强服务,使其能够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通过网络投票、听证、讨论、决策,对于那些掌握了上网技能的人来说,有利于公民参与的自我利益的表达,更为有利的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公共决策质量的提高,使公民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有利于公共决策执行的可接受性的提高。实现公民对公共决策在执行中不被扭曲,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好网络舆论监督机制,通过选举制度发挥作用,引起公众更广泛的注意,启动公共权力内部监督机,形成广泛的舆论压力,激发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盖伊?彼得斯.政治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保罗?魏里西.均衡与理性决策规则修订的博弈理论[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