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职称论文 > 职称论文精选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探析

996论文网日期:2022-05-20 15:37:30点击:396

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说话练习、写话训练、读写结合等常是必不可少环节。但是,透过课堂、透过教学环节、透过学生语言实践的例子进行深度思考,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开展的语言训练教学存在误区。正如魏星教师在《“言语生成”教学》中写的那样,人的发展时常“昧着”,“蔽”而不明。走进学生语言田园,放眼望去,蓬草正遮蔽着我们的眼睛。

一、语言训练中的迷雾

第一处误区在于语言训练呈点状结构,缺乏系统性、序列性。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然而,个别教师却把语言教学作为一个孤立、单一的环节,这就使之呈“点状”或者是“线状”,而非融思想、情感、内容于一体,聚言语生成的语境等为一体的“网状”结构。低年级常见“小脸通红,小手如林”的情况,学生特别乐于表达;高年级学生上课时却往往不爱举手发言。尽管学生年龄增长,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发展,但个别学生语言无生长态势的情况不容乐观。第二处误区在于方法不当,如训练手段虽多样,但语文味不“正”;训练方式活泼,但运用时不“活”;训练形式虽周到,但目标指向不“实”……还有一种不当的模仿:“春寒陡峭的早春,他—;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凉风习习的秋天,他—;寒风凛冽的深冬,他—”这样的一个语言表达训练,在《沉香救母》中体会沉香刻苦练功时有了,在《大禹治水》中感受大禹一心为公时有了,在《金子》《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也如出一辙,这样的训练到底对学生有没有真正的效果?

二、语言教学中的“内”“行”“本”

采撷文本,养语言之“内”。文本是非常好的说话源泉,我们可以从文本中积累好词、好句、句式,学生积累多了,自然就会说了。而积累文本范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有系统地阅读,形成阅读体系,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熟练迁移,得语言之“形”。教师可以捕捉优美的句子形式,以及学生口头语言范式的“形”,指导学生学会模仿、学会运用、学会创作再加工。系统实践,练语言之“本”。教师应给学生语言训练之场所,有实践的机会,敢说、会说:对低年级可让其模仿,根据文中句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让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句式,初步学会说话的本领;中年级可学会加入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自己的语言增添情趣;高年级更有自己的个性,教师和学生可利用文本进行对话,寻找语言训练的支撑点,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得到高质量的语言熏染、个性的表达。

三、语言教学中的药方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说。教师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巧妙地去设置语言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想说、主动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从激发兴趣入手,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景,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因素,针对课文的不同内容、不同特点,诱发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说。无论学生说什么,教师只要给他一些鼓励,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教师在语言训练时应找准点,可以创设情景,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边读边演,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找准训练点位,让学生高效说。文本是课堂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应以理解感悟内容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教师应找准切入点,让语言训练触及文本内涵。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确定好文本语言训文_王莉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练的切入点。教师应找准交汇点,让语言训练贯通文本内外。教师应在文本的缝隙中找寻与文本以外拓展内容的交汇点,使学生能走出文本、走向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应找准空白点,让语言训练直抵内心深处。教材的空白点是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空白点”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将作者的“言外之意”“题外之旨”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起来,引发共鸣,激情达义,深化主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训练贯穿于语文课堂,只要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善于发现,找到文本中的“内”“形”“本”,运用好的药方,学生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