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论文范文 > 日语论文

日本文学作品《伊豆的舞女》赏析

996论文网日期:2023-01-05 15:34:57点击:826

摘要:《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杰出的短篇小说,在各国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慕,最有名的是 1974 年由山口百惠与三浦左和合作演出的同名影片《伊豆的舞女》。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那种膛胧,纯真的初恋情感,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人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日本文学  《伊豆的舞女》   赏析

一、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的创作背景

对《伊豆的舞女》的赏析要从川端康成这个人物及其创作背景来着手。川端康成出生于 1899 年的大阪,父亲是一名医生,在川端康成两岁的时候。患有肺结核的父亲去世了,第二年,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年幼的川端康成只能跟着祖父祖母生活。而在川端康成 15 岁那一年,不幸再次降临在他的身上,川端康成唯一的亲人祖父祖母也弃他而去,离开了人世,年仅 16 岁的他只得暂住在伯父家中。孤寂的生活和不幸的人生遭遇使得川端康成忧郁孤僻,这一性格的形成一直影响着川端康成,并在其大量的文学创作中都有所体现,形成了其哀伤悲凉的创作格调。1918 年,川端康成 19 岁,他从第一高等学院结束第一年下学期的学业后启程踏上去伊豆半岛的旅行。在这次伊豆半岛的旅行中,川端康成结识了许多巡回演出艺人,并与伊豆的舞女邂逅同路相伴,萌生了恋爱的想法,有了恋爱的感觉,这次旅行,伊豆的舞女给川端康成留下很深的印象。结束旅行后川端康成根据这次旅程创作了《汤岛的回忆",为后来的《伊豆的舞女》的创作埋下了伏笔,打下了基础。1922 年,川端康成的初恋遭受了重大的背叛。本来已经决定和他订婚的伊藤初代离开了他。伊藤初代的无情使得川端康成更加痛苦、失意,从 1924年秋天开始一直到 1926 年的4 月,川端康成都呆在伊豆半岛的汤岛上,川端康成之所以长期居住在伊豆半岛,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因为生活痛苦不堪,才选择在天成山潜居。在这期间,川端康成创作了《丙午姑娘赞’,将自身对伊藤初代的怨与爱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出来。这种爱恨交加的感觉使得川端康成重新燃起了对舞女的深切怀念之情,在再次与伊豆舞女的结伴旅行中,川端康成受到了巡回演出艺人特别是舞女们的爱慕与礼遇,这让从小一直处于受别人恩惠、被别人怜悯地位,从来没有体验过温暖的川端康成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品尝到了人生中的温情与感激,川端康成将这种特别的感情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段,适当加工后成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伊豆的舞女"。这一次旅行让川端康成体验到了纯洁的恋爱的美好,在其作品中将这种美好带给了读者。

二、传承东方传统文化的 《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虽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在《伊豆的舞女》的创作中川端康成更注重的是对以日本民族文化为主的东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伊豆的舞女》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化流派影响最广泛的部分,结合了影响日本文化最深的因素,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川端康成式文学之美。日本著名的诗经--《万叶集》中收集了许多感叹人生悲哀和恋爱苦恼的风格雅致的抒情诗,这种物哀和风雅的审美情趣慢慢发展,对日本文学的基本审美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致使形成了后来的具有很强传统性的《源氏物语·。“物哀”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深层因素,后人对“物哀”的理解都各有不同,不仅包含了悲伤、哀伤之情,还涵盖了同情、感动和怜悯之情。《源氏物语》的这种文学格调非常符合川端康成的文学审美观念,川端康成通过阅读 《源氏物语》由人物主人公飘零无常的人生命运以及其营造的哀伤的意药获得文学审美享受,《源氏物语》传达出来的这种“物哀”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川端唐成的审美情趣,也因此,这种民族文化精神一直体现在其《伊豆的舞女》创作的始终。作品《伊豆的舞女》从创作初始就体现出了强烈的“物哀”精神,一直到小说结束。从主人公“我”在初次见到伊豆舞女时的慌乱以及相顾无言到"我”与舞女分别时,她一声不吭低头望。海,直到船开远了,舞女才挥舞她手中白鱼的东西,这些细节都将腊胧爱亦中的浅浅的哀秋与伤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在《伊豆的舞女》中作者惯用自然景物来渲染人物悲喜,营造一种由内至外透心凉的悲伤之感。比如在主人公“我”和舞女离别时,屾板猛烈摇晃,早上的秋风萧瑟,舞女欲言又止,直到船远去,她才挥舞手中的白色东西,这样的缓慢叙述、娓娓道来营造了一种人的悲欢离合与自然之景相融合的感伤氛围,使读者沉浸于这种忧伤哀怨的情境之中。 “物哀”精神就在这种物我交融的 情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物哀”精神在《伊豆的舞女》中的体现不仅在舞女和“我”恋爱的整个过程中,还在局部细节中也有所表现,如舞女一行人的不幸遭遇。川端康成通过对巡回演出舞女卑贱的社会地位和不幸命运的缓缓叙述,使用隐喻等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我”对这些舞女的怜悯和同信之情。作者在《伊豆的舞女》中使用类似干《源氏物语》的那种较为隐蔽式的表达方式,通过"哀伤"""秋怨"以及“苦恼”将作者自己对女性困苦多难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时代的见解表达了出来。折射了社会百态,体现了淡淡的哀愁和无可奈何。

在整部作品的创作之中,作者不仅继承了日本传统的古典文化,同时还将佛教的幽玄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渗透,从小说结尾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在男女主人公面临离别的时候,那种哀思和感伤早已经不见了,取代这种感觉的是一种早已超越了世俗哀怨的超脱的心境。如果说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空灵含蓄、悲悯哀伤是主基调的话,那么日本传统。的古典文化中的“物哀”精神就是其作品的气息而作品空灵含蓄的基调则是由佛学中的幽玄理念所决定的。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生苦短,所有一切。世俗都是烦恼的结合。只有当人们彻底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了佛教的真理,才会有一切皆空的。招脱境界。"端唐成受日本禅宗的影响,佛学所详究的万事皆空的虚无理论对他的影响较深,他将这。种纯粹主义精神渗透到了小说的创作由,追求一种空寂的超脱的内省境界,这才造就了《伊豆的舞女》中的平淡、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

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在创作《伊豆的舞女》的时候,正好是日本新感觉派诞生与兴起的时期。新感觉派在创作方法上集合了西方现代文学的暗示、象征等多种表达手法。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川端唐成,其创作的《伊豆的舞女》多少都受到了新感觉派的影响。川端康成认为,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要始终坚持将感性认知置于理性认知之上,以表达自我的主观感受为主,希望以个人的感官认知全盘取代理性认识,不接受理性作用。他的这一主张将理性认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排除了出去,追求以自我真实的感受来切实反映人类生存的基本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在使用主观感受进行表达的时候作者常常使用客观对应物的描摹来暗示、象征主人公的深切感受,这就是川揣康成的新感觉派论点,也因此,文学创作中暗示、象征等手法的大量运用成为新感觉派的重要创作技巧。暗示、象征等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借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结果。在《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曾经多次写到和水有关的场景、意象,比如,“清水 “清 泉“泪“雨”等,这些与水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主人公“我”内心情感的不同变化以及在遭受一切后心灵感知的升华。黄昏时刻,汤野下了一场暴雨,在这场暴雨中,“我"似平听到了遥远的地方那“咚咚”的鼓声。这里的暴风雨暗示了主人公当时心烦意乱,烦躁不安的心情,因为主人公爱慕舞女,担心舞女会在今夜的此刻被别人玷污。在第二天的上午,主人公看到舞女在冒着气的公共浴场里的修长的双腿、洁白的裸体,似乎一株美丽的梧桐,"我”看到这种场景,心里似正有一股洁泉激荡着。这里的“洁泉”暗永了主人公对舞女纯洁的爱恋,对舞女的感情升华到了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中了。在和舞女离别后,主人公躺在船舱里,“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春水,一滴滴洪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这个时候的“泪泉”已经不仅仅是悲伤的眼泪了,是在经历纯真恋爱后的幸福泪水,这里的“一池春水”也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受到了净化,达到了和谐空灵的境界。在《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曾多次写到底层人们生活的不幸,通过暗示、象征等手法将自己的悲悯、同情之情表露无疑,同时也对现实生活进行了理性的批判。比如在写千代子--荣吉的妻子。两次怀孕时,不是早产就是流产,胎儿总是难以成活。荣吉的小妹妹虽然才14岁,却要担负起大人该承担的责任,提起沉重的鼓四处奔波。作者通过暗示的手法对巡演舞女的不幸遭遇进行了深刻表达,同时隐约传达了自己的悲悯之心。如在表达巡演艺人任贱的社会地位时,通过旅程中村口坚立的写着“气正,巡演艺人禁止进村”的牌子暗示当时人们对舞女的歧视,舞女与乞丐的地位等同,,伊豆的舞女》还借鉴了西方现代文学的意识流手法。意识流手法并不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一点与传统主义文学不同,意识流手法重在表达人在潜意识甚至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内心世界。这在《伊豆的舞女》中多有体现,如在暴雨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等。

[参考文献]

[1]李静远,川端康成《伊豆的景女》中的女性形象探微[j]。姬篇小说(原创版)。2012(19).

[2]刘琳,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舞女董子的形象解读[1],北方文学(下自版),2012(04)。

作者 范宇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