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文学论文

电影表现中的文学价值

996论文网日期:2023-02-09 16:38:40点击:281

摘要: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也是文学的艺术,电影和文学都有各自独特的光辉,但二者又无法割裂,是相辅相成的。纵观电影史上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都不乏主创人员在其中投入的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可供探讨的文学价值。文学性在电影中的表现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电影的精彩呈现提供了独特的经验。这种经验会为观众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思考空间,让观众能够在一个镜头或者是一段台词中找到对于自己、对于生命的贴切阐释。拟从文本之初的电影改编、视听语言中的文学意韵、文学母题在电影中的衍生、经典影片中的文学发现四个维度,探究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种种关联及电影表现中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影视鉴赏;电影改编;文学母题;文学价值

一、文本之初的电影改编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其实践性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上,从电影诞生之初,文学作品就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源泉,改编也成为影视创作的重要手段。“文学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表现基础和核心,对电影的发展影响最为深刻。”[1]电影的文学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具有诗意的,最为典型的如2021年6月上映的由刘浩导演,宋佳、朱亚文主演的文艺电影《诗人》。豆瓣这样介绍该电影的主要内容:一心想当诗人,改变命运的李五,幸运地遇见连自己气味和影子都痴迷深爱的陈蕙,两人因爱而疯魔。一条毛裤,抵不过喧嚣现实地裹挟和撕扯,才华与情感凋零枯萎。爱亦成“毒”,有无解药?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诗意性和象征性。“一:条毛裤”“_-首诗”,诗人的理想在现实的纠葛和生活的琐碎中消磨殆尽,即使最后成为了诗人的李五也终究逃不脱因金钱、爱情种种所困扰的怪圈。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会思索,诗人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普通人的理想又是什么?诗人的理想终究会被生活的艰辛所榨干吗?而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可以看出,电影《诗人》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具备了文本意义上探讨的文学价值。诚然,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但观众会敏锐地感受到导演或编剧对其中注人的人文情怀。除此之外,一些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就更加具备了在文学层面上讨论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一些由著名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比如1993年上映的由陈凯歌导演的史诗电影《霸王别姬》。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在上映之前就有大量读者。事实证明,该片改编是非常成功的,编剧芦.苇对原始文本删减、增添、强化内容的工作使得这部小说有了更进-一步的飞越,继而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颗耀眼的明珠,让较多的读者变成了更多的观众。《霸王别姬》的文本阐释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解读的内容很多,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戏曲人终其-一生的执着追求和文化坚守,也可以理解为人性的复杂或者是在特定环境下政治与艺术的冲突。作为经典电影,对于《霸王别姬》文学价值的讨论不是单--具体的,而是复杂抽象的。谈到电影改编,怎么都逃不过当代小说家麦家的作品,麦家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其中最有名的如电视剧《暗算》,电影《听风者》,电影版《风声》。特别是作为国产谍战体裁的巅峰之作,电影版《风声》在2009年上映,又在2020年被纸堡工作室改编为38集电视连续剧,引起了观众的热议,时隔11年又重回巅峰,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什么让这部小说-直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说到底,头等功劳离不开作者麦家的辛勤创作,麦家的小说不同于. -般的侦探小说他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曲折离奇的故事又脱离不了基本的生活常识,悬念、人性.变换,这些都成为了麦家小说改编成功的因素。文学和电影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手法和审美角度上各有其独特性,文学艺术是文字语言的组合,而电影艺术是直观影像之间的蒙太奇组合,因而影视作品在改编时,必须把握文本之初的文学性,如果不能正确使用镜头语言和拍摄手法转换文学文本,那么就会使影片的文学性大打折扣。如2021年上映的由许鞍华导演的作品《第- -炉香》,在上映之初引起了粉丝的热议。《第一炉香》的文本出自中国著名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的笔下,这样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在变成电影之前就已经具有了文学性.但这部电影的改编是不成功的。为什么这样有名气的小说再加上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该影片中担任编剧)的加持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不能不说文学性在这部影片中没有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讲,它阻碍了视听语言的应用,或者说在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葛薇龙在经历憧慨、欺骗、发觉、堕落的过程中所感所想的一-切,读者可以任由自已的思维随着作者的牵动自由游走,而在影片中张爱玲这种绵长瑰丽的文字却无法得到展示.从而丧失了它的意义。简单来讲,在这个作品中,它丧失了文本之初独有的“文学性" ,并未表现出文本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二、视听语言中的文学意韵

  影视与文学具有先天而紧密的亲缘关系,文学是影视艺术的母体,它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着新鲜而丰富的艺术滋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是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只有两个方面充分融合并下足功夫,影视作品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更具感染力、生命力、表现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影视作品的价值。在谈到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型范例中,笔者不由得想起了2000年台湾导演杨德昌执导的剧情片《--》(aone anda tuo)。该片讲述了简南俊- -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佳影片,杨德昌导演凭借该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除了极致的叙事艺术外,其视觉效果也是值得分析的。首先从机位角度来看,它完全符合该片家庭剧情片的设定,因此现众观影时能够感受到机位都是以正常人眼睛的高度去拍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摄像机所记录的一切片段场景都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生活,这种真实感拉近了观众与创作者的距离,电影不再只是荧幕上遥远的一-种形式,它变成了我们可感、可接触的东西。特别是很多播动的镜头充分地表现了这种真实的感觉。其次电影对色彩的应用可谓是炉火纯青,电影由一场以红色为基调的婚礼开场,而由一场以黑白色调为主旋律的葬礼结束,期间穿插着不同元素的颜色,场景的考究体现了这部影片主创人员高超的水平。除了大全景、长镜头、画面构图以及色彩、音乐的应用,该片值得称道的还有它完美的台词。影片结尾处孩子简洋洋在给婆婆葬礼上的一段告白可谓是全片的点睛之笔,它不光拉伸了影片的哲学意味,,还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文学特性。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结尾这段告白使影片的整个叙事得到了完整呈现,又扩展了影片的境界。出自儿童之口看似滑稽可笑的无聊话语实则包含着导演对于生命的感悟一人生的迷茫和生命的单纯。“人应当如何归属?”是笔者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文学主题,而洋洋作为不功利最本真的纯净灵魂的代表,他的迷茫也是对于成人世界的一种变相否定。“- -- -”的英文为“aone and a two" ,译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其实也在喻指生命的循环往复,人生因迷茫而不完美,因不完美而完美,也许这才是该影片所阐释的生命美学。诚然,“电影理论只有获得对于电影艺术特殊矛盾的美学必然性的自由把握,才能改变对电影创作规律一般性 陈述状况而呈现出关的色彩”[2]。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 定是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完美融合,视听语言中需要富含文学性,只有富含文学意的,才能赋予作品灵魂和生命力,才能在带给观众视听盛宴的同时,给人以精神上的慰籍和美的享受。

.文学母题在电影中的衍生
    众所周知,电影的分类可依据题材、剧情、场景、形式进行划分。如按题材、剧情可分为动作片、奇幻片、喜剧片、恐怖片、爱情片、纪录片等等;按场景可分为犯罪片、历史片、科幻片、战争片等;按形式可分为动画片、传记片、音乐片、短片等。但无论怎么划分,其讲故事的模式都离不开最原始的文学母题。“ 在民间文学研究中,母题是-一个重要概念。母题性元素成为电影叙事的基本框架结构,或者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动力。叫文学中最常见的基本母题有以下几种:爱情、亲情、友情、人性、自由、命运、爱国、伤别、死亡、婚姻、战争、复仇、流浪、大团圆等等。从以上电影的分类和文学母题的种类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电影题材和文学母题有着极其相似之处,文学母题有着亘古不变的特点,那么作为影视作品如何在文学母题这个大范围中,创造出属于电影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方式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内容的不断创新,其二是电影技术的更迭,而内容的不断创新是提升影视作品观众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当今很多影迷对于电影艺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一些影迷甚至已经具备影评人的基本素质,如此一来,影片雷同的内容将会受到观众们的强烈抨击和差评,但是所有的创作又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母题大范围,这时候如何另辟蹊径创新,就成为了创作者的出发点。
我们可以看到,母题的结合和衍生变成了如今的创作趋势和大潮流,很多创作者将众多母题结合,或者在一种基本的文学母题下衍生出其他的情感点,以满足观众的需求。最典型的例子如2013年上映的由著名天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代宗师》,该影片一上映就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影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爱国、友情、爱情,是一部综合多类题材的武打传纪片。相比之前的爱情片或是传纪片,它具有了更宏大的主题,这无疑为观众提供了欣赏的多层选择,这样内涵丰富的影片定会收获观众的喜爱。再如2021年由张艺谋导演的谍战悬疑片《悬崖之上》,该片除了主角与日伪的斗智斗勇,还有主角张宪臣与王郁的亲情纠葛使人潸然落泪。影片不再是单一的谍战场景,还掺杂了人性难以割舍的情感内容,这样能够更加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当然,中国电影在技术上也能够一直进步 ,许多特效运用得也是炉火纯青,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里就不再赘述。归根结底,文学母题在电影题材中的衍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电影精神和电影内含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把握好文学母题,注重母题结合和術生,深人挖掘其中的文学价值,才能够在未来的中国电影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使影视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发出活力。

四、经典影片中的文学发现
  除了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外,还有一些电影是编剧或主创团队自己挖掘的很有价值的优秀本子,进而加工制作成众人熟知的电影,而这些优秀的电影其中蕴含了很强的文学性,并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前面提到的由王家卫执导的动作片《一代宗师》,该片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个大奖,创下一部电影在金像奖上获奖最多的纪录。与此同时,关于其影片的讨论也层出不穷,褒贬不一,但其凭难得的艺术效果和哲思内涵显然已成翘楚。这部电影带有天才电影家王家卫的独特印记,独特的镜头风格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英雄风华的大时代。王家卫这部电影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多的粉丝,关键在于他对刚本中人物的刻画和挖掘。人物是-一个电影的灵魂所在,也是一本小说的灵魂所在。不论是故事还是情节,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剧中的、书中的人物做铺垫,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典型人物而服务。没有人愿意为了写故事而写故事,那不会是一部出色的小说,也不会是一部好电影。 所以,人物才是根本之本,只有把握了这一点,导演才能在大众中脱颖而出,成为荧幕后的焦点。《一代宗师》值得一提的还有,影片中的每一个桥段,每一个片段都可以拿出来做- - 个单独的赏析,这是导演在动作、布景、台词、服装中做到精益求精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是,该片的主题值得人们深思。抗日片有很多,但是千篇一律的影片包括电视剧让人厌烦,动作片也有很多,但单纯武打片的时代却已经过去了,所以这部牵挂国家命运,又心有菩提的影片才能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如影片所向:“何为宗师?”宗师意义深厚,不是武术功底高者为胜,也不能只有一腔热血情怀,二者兼具且需要经历重重磨难与历练,看遍世间万水千山、千百面孔才能有资格为宗师。武林中人还要知晓“点灯”的道理,“一条腰带,一口气。一些灯,一个人”,一代宗师不能只是点亮自己的那盏灯,是要点亮越来越多的灯,有灯就有人,有人就有传承,这灯就永远不会灭,这就是一代宗师真正的意义,也是导演想要向我们传达的精神。在此影片中,叶问是大师,宫二先生亦是大师。宫二先生这个集柔情、霸道、家国情怀于- -身的女子,充满着爱而不得的矛盾,情感与责任两难抉择的惆怅。就像她对叶问说的那样:“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即使这样她也坚定地走完了属于自己的路。再如1994年9月10日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的- -部长达142分钟的经典犯罪剧情片《肖申克的救赎》,该影片位居豆瓣评分“豆瓣电影t0p250* no.1的位置,名副其实摘得了影迷心中的桂冠之位。安.迪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他因被诬告谋杀妻子蒙冤人狱。在肖申克監狱里安迪经历了种种磨难,利用自己的优势大展其才,而后揭露了典狱长的罪恶,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越狱计划。肖申克监狱的救赎,是安迪重获新生后自由的教赎,是对典狱长犯罪事实的救赎.也是对监狱里朋友的心灵救赎。安迪在几十年里因越狱想法计划的“挖通道"行动,代表着生命的通道:通道一-端是黑暗,而另一端是光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一生命的自 由。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该影片也同样表达了文学中对于生命和自由的认知。可见,- -些优秀的经典影片需要展现完美的文学艺术,也是更加具有人文魅力的文艺作品,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文艺作品才能贴合大众的口味,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历久弥新,从而散发出电影艺术和文学艺术辉煌的光彩。

结语
  作为人类艺术,文学与电影有相同之处,却又存在质的差别,文学是文字的艺术,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但不可否认文学与电影有着深厚的手足情谊,缺乏了文学性的电影是丢失了灵性的电影。文学和电影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光辉.毋庸置疑,二者无法割裂,是相辅相成的。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亦是文学的艺术,那么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让电影发挥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是当下一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文学对电影的贡献之大犹如泰山,即使多么成熟的影視技术也无法遮盖文学原本而来的光芒,文学创作中的叙事手段、抒情手法还有其对人物深刻的性格描摹,以及层层递进的个性塑造都成为了电影值得借鉴与揣摩的艺术表现作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文学的延展,这种延展包含着文学中无法到达的边界,它丰富了文学的范围,也扩大了文学的接受对象。虽然文学是一种静态的美,但这种静态的美感可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注人电影,然后这种美感将变成电影的“气”,使得电影取新获得年轻的生命力。文学中有先锋小说,叙事結构,修辞手法,不同的切入角度有不同的读者感受,同样的道理,电影也有先锋电影,怎样合理使用科技手段,怎样创新拍摄技术,使用新的拍摄手段和拍摄手法也需要当下的电影创作者深刻思考。作为新时代的现代人,我们有义务作为观众、读者或者是电影家为新的电影历史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让未来的黄幕世界散发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袁辉我国电影艺术文学性的缺失与建构[j].芒种,2013(09):151-1s2.
[2]郭青.戏剧性.文学性.电影性一近年来关于电影艺术本性问题的讨论综述[j].电影艺术,1983(08);23-34.
[3]王媒母题研究视域下的日本动画电影[j].当代电影,2019(04) :164-167.
[4]范娉婷.现代性视城下的《流浪地球》及其电影改编[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21(11);149-152.
[5]李雨赛,赵坤.从“牛仔”到“赛博格”:好莱鸠科幻电影中“牛仔”形象演变及其人本主义反思[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 ,21(09):131 -137. 

作者  陈思博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