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文学论文

小说《回家》艺术赏析

996论文网日期:2021-01-15 18:06:51点击:806

 摘 要:小说《回家》讲述了从农村来到城市闯荡的主人公林奇,在困难重重的城市生活中被接踵而来的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挫折和打击下,在内心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村的鄙夷的内心矛盾中挣扎后,放弃城市生活重新回到农村的故事。

  关键词:小说叙事;线索;对比

  作者以叙事开篇,从林奇生活中发生的事――因女儿生病向老板请假的琐事下笔,顺带交待了主人公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背景以及穷困的生活状况。三十多岁的林奇出身农村却厌恶农村向往城市继而到城市打拼,却力不从心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无法融入,工作辛苦薪水微薄生活困苦不堪,却因为“男人的自尊心”和自以为身为“城里人”的虚荣心,始终不肯面对事实不肯承认自己并不适合城市。“就这样他像一根浮萍,在农村和城市的边缘来来回回地漂浮着游荡着,仿佛在悠荡的秋千上。但他坚信他不属于农村,他是城市人的命,他一定会做一个城里人,那秋千迟早会在‘城市’那个点上停下来。”

  小说第一部分一波三折,女儿发烧请假被老板扣工资,路上突降大雨,乘好心“一元车”往返于家和医院,家中房顶漏水发觉被骗,又得知父亲得病……扣人心弦的快节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又自然的展开情节,更进一步地描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状况。夜雨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混乱繁杂又焦急的气氛,衬托了主人公内心烦躁面对一件件“不幸事”的慌乱和对自己体现出的无能的失望和愤怒的心情。

  作者第二部分中运用了大篇幅的内心描写和插叙,从主人公在农村生活时就认为“农民挣多少钱也是农民,怀揣着金元宝也是土包子,永远高贵不起来”,并下决心跳出农门。然而来到城市的林奇才高中毕业,没学过技术,体力活也干不来,不出意外地生活困苦不堪。可当妻子提出找工作时,出于男子汉的尊严――“男子汉就应该养家糊口,让个女人抛头露面我算什么?”但最终也迫于生活,尊严也不得不向现实折服。城市的排斥和困苦生活的一次次挑战和刺激,林奇一次次的让步和“低头”,使主人公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时也影射了现实社会中农民工在城市奋斗的艰辛和无法真正走入城市的难言之隐。

  林奇并不能担负得起父亲的医药费,最后反倒林奇妈塞给林奇一千块。结婚时的两万,买房时的两万,三十多岁进城生活的人反而还要向身在农村的父母伸手。“自从出来打工后,林奇没找到过一份像样满意的职业,一直在跳槽。主动跳槽,使他损失了很多该得却得不到的工资。”在这里,林奇的人物性格特点更加鲜明――好面子,虚荣心强却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怀揣翻身改变生活的志愿却懈怠于拼搏和努力。这也是当初林奇不愿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做农活反而向往城市更加“文明”生活的一部分原因。

  第四部分大篇幅叙述了林奇打算与邻居均摊房顶的维修费所以挨家挨户敲门的情景。邻居对林奇冷漠无情,小市民作风十足的态度,侧面衬托出在水泥钢筋构筑的城市生活里人与人心与心距离的疏远,嘲讽了当今社会人们“各扫门前雪”的小市民心理,与农村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温暖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将社会的冷漠现象描绘出来。经济日益发展,可人情味却逐渐没落。这不正是当今社会的部分写照吗。作者表面在写林奇的悲惨生活,其实更深层次的是在抒发自己对社会阴暗面的控诉,以唤醒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小说的高潮是林奇的内心改变历程。林奇的“男子汉尊严”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他坚守的自尊心变成压在肩上的重担,越来越重,工作不如意,生活不温饱。“他已有了支撑不住的感觉,然而他不能倒下,他无论怎样也不能回村,遭乡亲们的耻笑。”接下来林奇妻子高丽丽为补贴家用找到一家酒店吧台工作的故事情节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成为主人公林奇心理变化的转折点。

  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林奇妻子的变化,体现出小说主人公林奇的心理。面对妻子的“夜不归宿”和种种变化,林奇是自责的,他知道这是他盲目追求城市生活的后果;他更是无奈纠结的,对于妻子的“不忠”,他没有能力反抗只得背叛自己的内心。在小说的结尾处,面对妻子明显的“出轨”行为,林奇终于爆发了,一句“回家”,两个字却充满了深意。这不仅指的是表面的回到农村老家的意思,更是林奇决定告别“蚁族生活”,回归质朴本性的标志,让读者感受到林奇的内心变化。两个字,简短却有力,作者通过“回家”这句话,给读者留下了极大想象空间,是小说的韵味以及现实批判意义更加浓重。

  这部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林奇的生活,深刻而又内涵的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作者批判了一群人,一群像林奇一样的人,他们自身能力有限决定了他们无法和大城市的高科技人才竞争,又因为好高骛远死要面子心气高,难以找到自己在社会的定位,才使生活越来越落魄。作者希望通过林奇的改变,唤醒一群人,希望他们也能够像林奇一样,不要因为虚荣放弃自己真正适合的生活。

  同时,作者也批判了一个社会,一个日渐冷漠的社会。相邻不再和睦,人性不再光辉,社会不再温暖,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作者希望通过这篇小说,唤醒甚至是刺痛读者,希望读者能够改变自己从而改变社会,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而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就像崔卫平教授所说的那样,“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学论文新增

文学论文热点

文学论文相关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