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文学论文

杜甫诗歌在新媒介时代的接受与传播

996论文网日期:2023-12-18 18:54:33点击:102

摘要:新媒介时代,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对全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短视频以及各种网络直播等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受众市场也因此被重塑,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关于杜甫诗歌的传播和接受也随之转型,探讨杜甫诗歌名片在不同时代的传播形式,并针对新媒介时代杜甫诗歌的传播变化进行分析,简要论述杜甫诗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方式,以期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和古代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杜甫;诗歌;新媒介;多元化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主要用于抒情言志,是一种极富语言表达魅力的艺术作品,极具传播性。诗歌最初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口头传播方式、写本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以及广播电视传播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许多新媒介,诗歌传播模式也产生了重要的变革。新媒介的产生与发展,突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单一性,形成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不仅提升了诗歌传播的速度,还提升了诗歌传播的广度。

一、杜甫诗歌名篇在不同时代的传播形式

对于文学而言,其接受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对读者产生的有用性方面,因此,人们在读杜甫诗歌的时候,接受的不仅仅是其文本本身,还是对诗歌内涵及价值的揭示与传承。而人类所有活动的最为直接的目的便是当代价值,所以,杜甫诗歌也必须追寻其当代意义,如此才可以延续诗歌的生命力。

1.书籍传播时代背景下杜甫诗歌名篇主要形成特点

第一,精英学者群体的审美选择。历代有关杜甫诗歌的选本和点评本,基本上都是由该选本的编辑人员及点评人员进行过滤、筛选的。因此,所选诗歌都带有这些人自身的价值判断以及个人审美倾向,使得公众不能平等地传播诗歌、接受诗歌和分享诗歌。所以,杜甫诗歌在古代的名篇排行上更多地是体现出这些人的价值判断及其审美倾向。在古代阶级社会中,这些人更多地是代表上层阶级的审美价值以及情感体验,其传播范围也局限于少数精英之间。例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首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之后所作。此诗以诗来评画,以诗来写画,主要表达了对朋友的问候之意,抒发自身情感,在诗画相融中使人感受一种和谐的美感[1]。此诗入选率十分高,而且在古代的评价也非常高,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赠答诗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第二,书籍传播时代具有的局限性。就传播史而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会使受众范围也不断扩大。在书籍传播时代,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其所处阶层和文化水平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杜甫诗歌也只是在少数精英文化中进行传播,而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则并非其主要传播对象。虽然征戍迁旅离别的作品在唐诗非常多,但由于普通民众并没有和诗人共同的情感体验,所以也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新媒介时代背景下杜甫诗歌名篇主要形成特点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杜甫诗歌也从原来的印刷出版传播转为利用各种新媒介传播的新模式,新媒介将杜甫诗歌推向所有的普通大众。普通大众通过现代诗歌选本中欣赏杜甫诗歌,通过百度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杜甫诗歌,由此不难看出现代普通民众对于杜甫诗歌的接受程度和关注度。第一,注重道德教化功能。对文学公共空间来说,大学文学史以及中小学教材都是其重组成部分,大部分公众对杜甫诗歌的文学认识都是从学生时代的教材中形成的。而教材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选本,更注重对民众进行社会道德方面的教化,其传播行为具有价值诱导的特征。凡经历过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年人都会接受以及传播那些学过的杜甫诗歌,所以社会影响力十分强大。杜甫诗歌中,《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春望》这三首诗的关注度最高,并被选进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其中,《春望》这首诗创作于长安沦陷后,杜甫在诗中记录了沦陷后的长安所展现出来的破败景象。伴随时代的变迁,这首诗收获了众多人的喜爱,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纳入其中,而杜甫那种深沉而浓烈的爱国情怀也得到良好的传承。第二,新媒介促使杜甫诗歌面向大众化。在新媒介时代,文化传播的形式方面、内容方面以及速度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文字表现形式的局面。如今,不论是传播主体,还是接受客体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在新媒介时代,只要拥有手机并且能够使用手机,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主体或信息的接受客体。现在杜甫诗歌的传播也不再是以印刷出版传播为主,而是通过新媒介进行传播,新媒介将杜甫诗歌推向公众,面向社会,使之成为社会话题。阅读行为属于社会行为,所以,其行为和方式都和阅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动机以及阅读目标等因素有关系。凡诗歌名篇,无所不在于各种评价和阅读之中。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体现的是诗人得知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后产生的喜极而泣的情感,诗中表露出对未来新生活的期盼和喜悦之情。此诗被许多现代诗歌选本所选入,是杜甫诗歌入选率最高的一首诗歌。第三,与大众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春夜喜雨》创作于公元762年的一个春天,那一年成都遭遇大旱,在2月的一天夜里突然春雨普降,见到此情景,诗人便通过拟人的手法,对这场及时雨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诗人所表达的这种对生活的朴素而单纯的情感与普通大众产生了心灵共鸣。大众对于《春夜喜雨》这首诗十分推崇,不但经常将其选入现代选本之中,还将其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成为孩子们熟知的诗歌。

二、新媒介时代杜甫诗歌的传播变化

1.传播路径的变化:从传统书籍印刷传播转为多元化的网络传播

新媒介时代,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使得文学传播产生巨大的变化,不一样的传播介质和传播平台,对杜甫诗歌的传播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杜甫诗歌的传播途径也从以往的纸质印刷为主的传播途径转为多元化的网络传播途径。杜甫诗歌在最初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口语传播,虽然这对技术要求不高,但传播范围却十分有限。广播技术、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介的产生,使得杜甫诗歌的传播路径变得更加广泛、更加多元化。新媒介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移动互联网不论是传播矩阵方面,还是应用形态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变革,通过移动端进行多屏传播的方式成为现阶段的主流传播形式[2]。文学传播,尤其是诗歌传播,在网络中的传播更加分化、更加多元化,杜甫诗歌也利用多元化的传播路径得到广泛传播。

2.传播者的变化:从单一化的主体构成转为多元化、大众化的主体构成

杜甫诗歌产生于书籍传播时代,当时的传播者以书商、学者以及教育者等为主。步入21世纪以后,网络技术得到大力发展,5g技术、4k技术、ai技术等广泛应用,人类步入“大视频时代”,此时,视频成为主要的传播形式,杜甫诗歌也实现了多渠道传播,由以往的纸质出版传播形式转为利用网络渠道、影视渠道、声音渠道以及数字出版渠道进行多元化传播。新媒介时代,文化传播使受众市场也得以细分,其信息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受众角色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受众并非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其用户职能也更加丰富。杜甫诗歌的传播主体也变得更加丰富,基本上包括文学研究者、相关教育工作者、各大文学博主、电子书商、自媒体等几大类。3.接受层面的变化:从传统阅读模式转为数字阅读模式的分化转型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杜甫诗歌接受者也产生了分化转型,从原来的单一书籍出版接受转为通过网络平台、影视广播等多元化的接受。从传统的书籍出版路径转为电脑端接受、移动阅读接受以及视听化接受。杜甫诗歌的主要接受阵地,也由此转向网络阵地、移动阵地、影视阵地、广播阵地等数码领域中,相较纸质书籍,电子书已成为现今杜甫诗歌接受和传播的主力军。

三、新媒介时代杜甫诗歌的传播路径

1.传统传播

杜甫诗歌的传统传播形式以纸质书籍以及改编的戏剧为主,尽管网络的产生和数字化阅读模式的发展给纸质书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大部分读者还保留着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文学与书籍通常是趋同的。一般情况下,普通民众主要通过教育阶段的教科书传播实现对杜甫诗歌的接受。教材作为一种十分特殊的文学选本,不仅具备法定性特征,还具备权威性特征,因此,教育传播也是杜甫诗歌传播的一条重要路径。

2.电子传播

杜甫诗歌通过电子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广播传播、电视传播和电影传播,其中主要是电视传播。由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愈加重视,所以,各种综艺文化类节目、文化教育类节目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也使得杜甫诗歌得以更大范围的进行传播。例如,《诗·中国》这档节目是安徽电视台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节目包括诗歌亮相环节、诗歌解析环节、诗歌演绎环节,向观众传播优秀诗歌文化,感受中国情怀[3]。除此以外,《诗·中国》还经常邀请一些明星艺人来担当表演嘉宾,以此吸引更多的受众,通过戏剧形式、音乐形式、舞蹈形式等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展示出诗歌所具有的意境之美,进而丰富观众的艺术体验。

3.网络传播

杜甫诗歌在网络传播路径方面主要包括各大文学网站、各种网上书店、音频视频网站、分享平台、数字广播以及各大电商网站等。第一,文学网站。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文学网站也应运而生,这些文学网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专门发布各种文学作品的网站,如晋江、起点等文学网站;另一种便是部分大的门户网站自营的阅读频道,如网易、搜狐、新浪等网站都有自己的阅读频道。杜甫诗歌在这些文学类网站中的传播主要是以各种诗词为主的文学网站,如中华诗词网、诗词名句网等,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网站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诗歌作品,有的网站还会提供诗歌的解读与相关鉴赏评论。在杜甫诗歌传播过程中,不仅专门性的文学网站发挥了巨大作用,那些大型门户网站提供的读书频道和文化资讯等也功不可没。第二,视频传播和音频传播。新媒介时代主要是将人工智能和媒体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伴随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模式和有声阅读模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杜甫诗歌的传播与接受也逐渐转移到此阵地中,这对杜甫诗歌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三,在线分享平台传播和数字图书馆传播。各种网络在线分享平台和数字化图书馆也是杜甫诗歌传播的一个重要路径,如道客巴巴、百度文库等。

4.移动网络传播

智能移动设备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例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媒介,据相关调查发现,截至2020年,我国网民高达9.5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到99.3%。由此不难看出,移动网络已成为现阶段的主流传播途径。而智能手机主要是通过各种app来推送消息以及提供服务,这也是目前阅听者接受文学的主要形式。杜甫诗歌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传播的路径主要有微信、微博以及各种app等。第一,微博传播路径。微博产生于2010,在社交媒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文学传播的重要渠道,微博中聚集了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文学内容和相关资讯,所以,微博是杜甫诗歌传播的重要路径。现阶段国内的微博平台以新浪、腾讯、搜狐以及网易等微博平台为主。其中,使用流量最大的便是新浪微博。利用新浪微博来搜索“杜甫诗歌”,约有200条搜索结果。由于微博社交平台具有快餐型特征和时尚型特征,所以,大部分言论呈现碎片化特征和语录化特征,其中有关杜甫诗歌的内容也主要是对其诗歌的相关介绍或者点评或者结合个人经历发表的一些意见。第二,微信传播路径。微信传播路径主要包括公众号传播及朋友圈传播两种途径。假如微博属于“广场式”的传播模式,那么微信则属于“包厢式”,相较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的封闭性更好,这也是对微博平台的一种有效补偿,此外,微信公众号会限制每天的发文次数(仅少数被授权的不受限制),这对于微博过剩的信息也是一种有效抵抗。诗歌通过微信传播更具多模态特征,具备文字功能、图片功能、视频功能以及音乐功能等。如“十月读书”公众号、“为你读诗”公众号等都收获了大批粉丝,对诗歌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还有许多与诗歌关系密切的平台,如诗词天地、中国诗歌网、古典诗歌等都受到了用户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微信搜索关键词“杜甫诗歌”,便会出现大量和杜甫诗歌有关的文章,由于微信朋友圈具有私密性,所以文章具体的转发量无法统计,但能够确定的是,微信已成为新媒介时代诗歌传播和接受的重要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没落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新媒介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诗歌传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其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有趣。基于此,只有充分把握新媒介和诗歌传播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功能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传播和接受诗歌文化。

参考文献:

[1]许婧瑶.“新媒体”时代下诗歌文化的传播[j].声屏世界,2018(2).

[2]刘波.新媒体时代诗歌思想性写作的突围[j].艺术广角,2016(6).

[3]李恒才.二维码时代的诗歌发展新图——以《诗刊社》微信公众号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5).

 

作者 张莉萍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