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996论文网日期:2023-07-18 15:39:58点击:188

摘要:古代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了无数文人暴客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丈化瑰宝,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古代文学作品包罗万象,涵盖数学、书法、建筑、服装设计诸多领域内容,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现代各个领域的发展极具参考价值。其中,古代文学作品中描述服饰色彩、服饰纹样、服饰材质的字词和诗句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服装文化的绚丽多彩,更给现代服装设计带来了深刻启示和积极影响。基于此。文章以年代为主线,探究了古代文学中的服饰描写,以期为现代服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古代文学:现代服装设计:审美元素:艺术价值:色彩;材质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服饰描写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服饰描写不仅记录了旧时社会的经济生活水平、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更反映了古代人物的社会地位、社会礼仪及审美素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服饰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变化、创新,为时代和历史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和亮点,也给当令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启发。尤其是当令社会,国潮、汉服等传统元素兴起,并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传统文化散发的光芒越来越引人注目,古代文学中服饰文化的审美元素和艺术价值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探究古代文学对现代服装的启示十分必要目有积极意义。

1先秦两汉文学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1.1服装色彩

色彩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色彩不仅展示了整体服装的艺术品位和美学特点,而且表达了服装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是服装灵魂的间接反映。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服饰色彩的诗词数不胜数。服饰色彩搭配反映了各时代人们的色彩喜好和审美眼光,不少经典的色彩搭配也启发和影响了现代服装设计搭配。自古以来,记载服饰的字词,诗句不胜枚举,我国现存甲骨文中包含“系"偏旁的文字就有100多个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更是收录数百个与纺织丝绸业相关的文字,甚至现代词语中还有很多纺织相关的词语,如“线索"“经天纬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语言文学与服装的联系十分监感。特别最到了泰汉时期,大量诗询作品中包含描写服饰的文字和语句,反映了秦汉时代的民族特色和服饰风格。其中,不少文学作品描写了先秦两汉时期服饰的色彩搭配、样式等内容,展示了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也展示了当时服饰鱼彩搭配体系的独特之处"。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描述了很多关于丝绸生产的内容,著名的《豳风·七月》中有一段描写桑蚕丝绸生产的诗句:“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断,以伐远扬,稿彼女桑。七月鸡腾。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其后几句含义是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染丝有里又有黄,我的红鱼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其中的服饰搭配包括黑鱼、黄色、红鱼,以红鱼为贵。另外在《齐风·著》也有描写服饰色彩的词句,如“充耳以索平而,充耳以青平而,充耳以黄平而",其中索鱼青色、黄色的色彩展示了男子的华丽服饰,也给了现代服饰配鱼更多的启发。另外,汉乐府《陌上桑》中也有描述服饰色彩搭配的词句,如“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意思是头上梳着随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鱼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鱼的绩子做成上身短袄2,这种黄色和紫色的搭配给人们留下艳丽、活泼的印象,也得到很多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关注和引用。

1.2服装材质

先泰两汉文学中有不少关于服饰材质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泰汉时期的服装工艺水平,还展示了服装风格和服装搭配艺术,给现代服装设计师带来不少新想法和新思路。例如在《卫风·硕人》中有“硕人其顾,衣锦襞衣。"其含义是好个秀美的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这向人们展示了内穿锦绣衣裳,外穿麻纱置衫的搭配风俗,与现代服装设计中春夏季节的外搭识

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在先秦诗经《国风·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其中“麻衣”是指古代达官显贵日常穿的衣服,是由白麻皮缝制而成,这种麻纱材料质地轻薄,清凉舒适,健康无害,能够满足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再如先泰时代民歌《国风·康

·君子偕老》中“蹉兮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稀。是绁袢也"等语言也反映了当时的服装材质,其中“蹉”字是指玉色鲜明洁白。“展”是指古代夏天穿的纱衣。“稀”是指细葛布,葛布主要是从植物纤维中提炼制作。质地细薄,除了用作衣料,还可以用来制巾。此外《楚辞·招魂》中“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等诗句也描写了服饰材质,罗帐是一种网孔状织物,主要是意鱼。

通常用作贵族服饰。

 

2唐朝时期文学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2.1服装色彩

唐朝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至关重要的节点,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给后世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唐朝时期经济的蓬勃发展,服饰文化发生较大套革和创新,服装鱼彩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特征。特别是唐朝时期物质资源逐步丰富,人们也更偏好艳丽华贵、绚丽多彩的服装搭配。在服装色彩方面,唐朝展示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和喜好,呈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美学效果,对于现代服装设计有积极影响和启发。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描写了当时的服饰色彩,带给人们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例如王涯《宫词三十首》中“一从高型绿云光)。官样轻轻淡淡黄。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描写了宫中女子华丽服饰,引得民间女子争相效仿。唐朝很多诗词都展示了这一时期人们更偏爱红色、黄色、紫色等颜色的裙装,也更喜欢华美艳丽的色彩设计。又如“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绣罗衣裳照暮春,盛金孔雀银麒麟。"“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从""郁金香汗裹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等诗词中,都描写了唐朝时期的服装配色特点,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极具美感的石榴裙,其色如石榴红,飘逸艳丽,展现了女子亭事玉立的风韵,备受年轻女子的青睐,石榴裙色彩浓郁大胆、鲜艳亮丽,与其他朝代的服饰色彩有明显区别,展现了强烈的视觉美感,让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也能呈现独特的艺术效果。

2.2服装样式

唐朝时期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思想开放,被誉为“大唐盛世”。唐朝的文化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故的良好发展态势,大量诗歌、传记、散文多产于这个时期。文化的繁荣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很大进步和份新,尤其是随着世界各地的交流沟通频繁起来,让唐朝人思想更加开故,接受度和包容性更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服装文化深人发展。唐朝的服饰受到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冲击,呈现了新颖独特,大气开故的特征,展示了别具特色的服装设计美感和艺术魅力。唐朝服饰不仅材质、颜色与众不同,而且样式更具独特性和开放性。这可以从唐朝服装领口多宽大目呈坦胸状的设计中得到充分证明,且从侧面反映了时社会风俗的自由开放。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描述了唐朝时期的流行服装,这些服饰呈现出别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效果。如唐朝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施肩吾的《观美人》“漆点双眸悬绕蝉,长留白雪占胸前,爱将红袖遮娇笑,往往偷开水上莲。";欧阳炯的《南乡子》“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莲。";方干的《赠美人四首》"粉胸半掩疑睛雪,醉眼斜回小样刀":李群玉的《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等都把这种半掩半露的坦胸装描述出来"。在唐朝社会,这种着装是自然美丽的,也是高贵时尚的,能展现女子的美态和风韵。同时,唐朝不少什女图中也反映了当时的抹胸装是宽松飘逸的,崇尚身体的自由发展,从侧面折射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现今服装设计中,不少设计师沿用坦胸装的设计风格,设计出很多别具特色的低胸装,不再局限于高领口设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魅力。

3 明清时期文学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3.1服装色彩

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不仅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伟大的服装设计师。其第下人物的服饰极具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衬托人物形象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使文学作品更加丰满、立体。《红楼梦》中不同人物的服饰有不同的色彩搭配,这些色彩不仅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还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心态情绪等,使得人物形象更生动、饱满贾宝玉作为《红楼梦》里的中心人物,其服饰描写十分详尽,如“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大红金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貂鼠排穗褂"………描述了贾宝玉绚丽夺目的服饰特征,服饰基本色调是红配绿,其中红色是贾宝玉服饰中常见的颜色,也是其情感内涵的象征。红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贾宝玉热烈奔放,自由积极的性格暗合。同时,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大红、猩红、胭脂红、海棠红等颜鱼,其丰富的服饰色彩让作品呈现了生动、美妙的特质。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服饰审美,这也在《红楼梦》的人物服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描写林黛玉的服饰色彩:“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锦裙。……冉冉香莲带露开。"“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第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机理里的鹤壁,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林黛玉清淡雅致的性格特征:薛宝钗的服饰描写:“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容儿,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侧面反映了薛宝钗的端庄大气:王熙凤的服饰描写:“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姚穿花大红洋缎裉袄,外置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费翠撒花洋绉裙",这套服饰鱼彩搭配强烈,珠光宝气,非常符合王熙凤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点。此外《红楼梦》还有很多关于服饰的描写如“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黄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藕荷色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这些细腻的服饰描述既反映了清朝服饰特点和着装风貌,又反映了作者的服饰审美观,彰显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美学素养。

3.2 服装纹样

《红楼梦》中的服饰不仅鱼彩十分丰富,服饰纹样也别具特色。其服饰纹样与人物地位,文化曹景有密切关系,对现代服装图案设计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描写北静王服饰“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构”中“江牙海水"寓意深刻,海水纹样寓意“四海清平",江牙纹是寿山石,有“江山万代”的寓意,呈现了龙纹的威严气势,也彰显了北静王的显赫地位。又如“宝玉穿一件二鱼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种宫绦,外置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种褂",其中的八团纹样呈现了清代贵族出席正式场合的礼服形式。再如,“缕金百姚穿花”也是贵族女性的常用纹样,图案主要是由花卉和蝴蝶组成,层次分明,颜色复杂,富丽堂皇,彰显了服饰的奢华。此外,《红楼梦》中还有数十种服饰纹样,这些纹样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还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研究和应用中具有积极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中,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服饰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积极探究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服饰描写,不仅能够了解相关时代的服饰文化和语言文化,还能从那个时代的服饰设计风格中汲取更多设计思路和设计灵感,进而推动现代服装识计实现历中性的突破和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风华先文学服饰及相关描写的精神内探究[德州学院学报 2021 3715上35-41

[2]刘振字建安时期文学中的服饰描写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3]普羊瑶 先造承服饰播写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4]张中学古诗文中的服饰文化及学究纺织报告2021.40(3):112-113,120

[5]梁珉《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叙事意义及文化功能1]红楼梦学

2020(4):121-139

作者 苏俊倩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