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文学研究

996论文网日期:2023-08-24 10:40:37点击:305

摘要: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文学发展历史,女性文学是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女性文学随着朝代的更换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每一个时代都创作出了特点鲜明、风格迥异的角色,就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同朝代中的女性文学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社会背景下创作出的女性角色之间的差异,并研究古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文学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女性文学

 

我国很早就开展了对女性文学的研究,但是很多的研究者都更加关注近现代的女性文学作品,对于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涉及的相对较少。本文跟随朝代变化的时间顺序对我国古代的女性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对我国各个朝代的女性生活情况、政治地位以及受教育的情况等内容进行探究。

一、不同朝代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学

(一)春秋战国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在氏族时期我国处于母系社会的状态,女性的社会地位要普遍高于男性。在春秋战国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性逐渐具备更多的生产技能和资源,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在这一阶段男性地位已经超过女性。但是和接下来的朝代社会相比较来说,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比如说,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就描绘了很多的女性形象,如《郑风·溱洧》这一篇作品就是描述女子追求自己心仪之人的故事;《卫风·有狐》所描写的就是一个女子怀疑自己的丈夫离开了自己,自己内心迷茫的情绪。在《诗经》当中还有许多形象鲜明的女子形象,值得我们进行研究[1]。

(二)魏晋南北朝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在魏晋南北朝这里历史时期当中,中国的文学史有关女性的文学作品资料数量非常的少,几乎是没有的状态。但是对这一历史时期当中的整体文学形象塑造来看,当时的达官贵人以及名门望族的穿着打扮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女性特点,并且行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来看非常地放荡不羁,从这一点我们能够推出,在这一时间段之内,很多人是追求女性美的,所以,在这一层面上来看女性的社会地位应该是有所提升的,但是再仔细分析这一朝代的文学作品以及社会风气就会发现,这一阶段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体现出来对这种“女性美”的追求,更多是受到长期社会风气以及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固化思维[2]。

(三)唐朝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唐朝是一个国风较为开放的朝代,女性地位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如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这首诗,就是在看过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后有感而发。在唐代,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许多从未有过的题材出现了,比如说人与龙女的故事《柳毅传》等等,仙凡之恋以及人鬼之恋在唐代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比如裴铏的作品《裴航》等等。在唐代的爱情题材的文学故事当中,女性形象特点鲜明,非常丰富,比如元稹的作品《莺莺传》,在这当中元稹塑造了一个思想独特、个性鲜明的少女形象崔莺莺,这个富有含蓄美以及诗意美的角色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女性角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此之外,唐朝文学作品也免不了受到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影响,生动地描绘出了追求爱情和封建阶级之间的冲突并由此导致的爱情悲剧以及世俗婚姻观念为女性带来的压迫,唐代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现实主义的,真实地反映出了那一个时代的社会大环境。在唐代的爱情小说当中,还出现了将历史事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的形式,比如说广为流传的《长恨歌》就是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又或是跌宕起伏的《无双传》等,这些都展现了唐代具有非常自由的创造环境[3]。

(四)宋朝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随着对宋朝文学作品的研究不断增多,我们发现于唐代相比,在宋朝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当中女性的形象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论是在对女性美的审美上,还是在文学作品的主体上都是如此。比如说,在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当中,她通过对兴尽晚归的画面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活泼娇憨的少女形象,这也是对少女时期李清照的一种映射。在另一位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清平乐·夏日游湖》当中,描绘的是少女与爱人外出踏青时的情形,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个还未出阁的少女与未来丈夫外出游玩,不仅如此竟还“和衣睡倒人怀”,这样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一个敢于追爱的女子,也体现了朱淑真对于女子地位的追求。除了这些女词人外,著名的词人欧阳修的笔下也描写过很多的女性形象,如《阮郎归》当中的“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飞燕”等等[4]。

(五)元朝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整体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少,因此这一朝代的女性思想也较为开放。元朝较为崇尚武力很多的文人失去了经济来源,进入市井谋取生存,与女性接触次数增多,对女性也有了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因此,在这一阶段文学作品当中的女性形象也较以往的朝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在爱情婚姻的观念上,元朝更多的描绘的是女子勇敢追求爱情的形象,并且大多数的人都是欣赏这样的角色,而且在元朝的元杂剧当中,有很多都是对前朝作品进行改写的,就如上文提到的《莺莺传》,在《莺莺传》当中最后女主角的解决是一场悲剧故事,而在王实甫的故事《西厢记》当中,最后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且崔莺莺的婢女红娘不惧老妇人的地位,帮助男女主人公联系,则体现出了她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5]。而在《拜月亭》当中,瑞兰更是对父亲为了权势而进行的联姻行为坚决地反对,这些与以往朝代当中的女子形象存在着非常大的出入,并且在这一阶段当中,还出现了整顿妻纲的作品《鲁大夫胡秋戏妻》,这个故事的女主角罗梅英非常具有现代女性的意识,非常重视自己的尊严,在那样的封建朝代中这样的角色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在这一时间段当中,还出现了侠女以及背负血海深仇只为复仇的女性形象。如杨维桢的作品《春侠杂词十二首》当中所描述的“柘林纵猎金毛鹰,花街行春银面马。夜宿倡楼酒未醒,飘风吹落鸳鸯瓦。”等等[6]。

(六)明清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在明朝前期,封建政治高度集权女性的社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提升,但是在明英宗即位之后国家出现了宦官专政的情况,国家实力大幅削弱,社会丧失发展秩序,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女性追求平等的思想意识诞生了。虽然并没有对女性地位的提升产生影响,但是在明末清初的阶段女性在文学作品当中的地位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在清朝曹雪芹《红楼梦》当中,塑造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女性文学发展的巅峰,每个女子的性格都存在这明显的差异,或是温婉、或是张扬、或是圆滑,个人魅力非常突出。但是,通过这一作品我们还是能够发现,男女地位依旧存在着不平等的情况,但是已经有部分作者意识到了只有男女平权,社会才能够发展得更好[7]。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当中的女性文学形象

(一)温婉、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当中,温婉良善的女性角色是出现的较为频繁的,特别是在秦早期的文学作品当中,比如说《诗经》,《诗经》当中描绘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有大胆表达自己情意的女子,也有羞于表达的女子,但这些女子都具有温婉良善的性格特征。甚至是在对受到压迫的妇女形象进行描写时,也会通过对女子当前的生活以及过往生活的对比描写当中,体现出女子虽然依然对这个男子存在着情谊,但是依旧非常想脱离这样的环境,对自由和公平是非常向往的,存在着一定的反抗精神[8]。

(二)坚强不屈、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

豪爽、坚强不屈的女性形象是在封建社会主义礼教观念出现后逐渐形成的,这类坚强不屈的形象,归根结底还是对女性地位低下的反映。比如说。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当中的《博兴女》等等,很多女性都是在遭受不平等地对待后,生前没有洗刷冤屈,在死后化身厉鬼等幻想中的角色通过法力完成复仇的。这种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社会当中对女性地位的不重视。女性在遭受冤屈之后,只能够通过对具有权势的男性或是根本不存在的法力,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复仇,这样的现象也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当中,没有人对女性的社会地位的不重视、不提及的一种状态。事实上,只有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解决冤情,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社会的平稳发展。

(三)柔弱、屈服权贵的女性形象

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男子社会地位逐渐提高,逐渐出现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子屈服于男子权威之下的情况。这一现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在这一朝代当中,男子在社会上的话语权进一步被加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女子的形象也逐渐朝着柔弱的方向发展。在明朝中后期期虽然女性文学形象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具有反抗精神、追求平等的女性角色出现,但是这正是在侧面表现出了在传统封建社会当中,女性只掌握着较少的社会资源,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崛起,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男性整体都出现了发展无力的现象,这些都促进了女性反抗意识形成,比如说,明末清初李汝珍的作品《镜花缘》,这部作品是以武则天称帝时期的背景进行创作的,在书中描述了数百名女子形象,她们是不同的阶级,性格也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具有非常超前的平等意识,她们有的参加科举从政、有的进入部队参军,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这部作品体现了女性对公平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具有非常高的研究意义。但是随着明朝的覆灭,清朝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地加强,文学作品当中的女性形象再次回归柔弱的形象,也表示在那个时代当中女性的地位再次下降[9]。

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形象对现代的影响

(一)在女性思想发展角度来看

通过对不同朝代的古代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各个朝代当中女性的思想意识以及政治见解等并非完全落后于男性的,并且与男性相同有着通过自己能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心想法。例如,宋代李清照的《永遇乐》等词,全部的都是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对我们的启发是,要平等的看待男女的精神需求,并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适当平衡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朝的著名才女兰贞就曾说过,希望能够让人们认可自己的才华,承认她诗人的身份,这就体现出了女性追求公平的意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较多的作品都是由男作家完成的,在女性这一意识萌芽之后,逐渐出现了更多的才女及女子创作的名作,如柳如是、鱼玄机、上官婉儿以及她们的作品《湖上草》《江陵愁望寄子安》以及《嘉兴新丰温泉宫献诗》等等,这些女性思想意识的发展,是追求女性权益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在女性社会地位的角度来看

随着李清照等女性词人的作品逐渐走向大众,女性的平权意识也逐渐开始萌芽,这也让这些女性的作品以及自身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这在某一层面上来说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通过上述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角色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随着女性掌握的社会资源增多,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那么女性就会像男性一样具有平等的权利,不会受到欺辱[

10]。但是一旦丧失了社会地位,就逐渐需要依靠社会地位较高的男性的庇护才能够生存。这些都在启发着我们,当前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两性之间较为平衡,这样才能够建立高度文明的社会。但是,当前在一些较为封闭的山村地区依然存在封建思想残留,认为女性只是附属品的想法,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应该单纯的认为是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原因,而是要注意到,在这一区域的社会发展当中,男性和女性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应该利用更多的现代思想以及方式对其进行改正。而女性长期处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一方,无法实现社会地位的平等,对于该地区以及我国的平稳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阻碍。所以,想要真正地提高女性地位,推动社会发展不能够只关注城市,更要关注那些偏远山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保障女性社会权益,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男女平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在女性社会价值观发展的角度来看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的女性形象发展并非是双向的。在宋朝理学提出“三从四德”之后,女性就成为被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约束着、评判着的社会群体,女性整体形象也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标准,这严重抑制了女性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影响了女性个性化的发展[11]。在现代社会当中存在着“女权主义”以及“过度女权主义”,这两者虽然都是女权主义,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女权主义”更多的是想要实现男女平等,让女性与男性能够获得相同的话语权,以及追求个人理想的权益。二“过度女权主义”更多的是只追求对自身有利的权益,让他人看到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从而让人们产生对其的同情,但实际上她的遭遇并没有向她自己说得那样糟糕,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真正的“女权主义”发展。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的来临,女权主义这一行为或是概念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及媒体的关注,那么应该怎样区分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降低大众对“女权主义”的误解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只有减少性别之间的冲突,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的女性文学当中塑造了包括天真无邪的少女以及盲目追求金钱地位的多种女性形象,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女性形象全部都是对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描述。但当前对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研究虽然已有起色,但那是依然存在着研究不深入等多种情况,我们要从作者以及作品的方向出发对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而丰富我国的古代文学历史。

参考文献:

 

[1]陈海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文学研究d].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

[2] 蒋述卓,曾旭彤孙康宜明清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策略与独特视角叮.江西社会科学,2020(05).

[3]郑春梅.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4]颜璐.母亲形象的再造[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5]梁芬奇.现代初期女性文学祥态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8.

[6]毛海莹.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7]张东杰.先秦两汉女性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0].大众文艺,2011(16).

[8]崔琇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9]王艳峰.从依附到自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张炯.湖南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7-04-17.

[11]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成都:四川大学,2003.

 

 

作者 刘彩霞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学论文新增

文学论文热点

文学论文相关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