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文学论文

宋人对平山堂的文学书写

996论文网日期:2022-09-28 16:01:47点击:431

要: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在扬州城西蜀冈上修建了平山堂,次年,作《朝中措》,平山堂从 此名扬天下,引发了文人络绎不绝地登临和书写。宋代平山堂文学书写的主题虽一直在变化,但创作却经久不 衰。宋代平山堂文学书写增加了平山堂和扬州城的文化意蕴,诠释了地因人重的文化现象,又印证了文因时变 的文学规律。

关键词: 平山堂   扬州   欧阳修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在扬州城西 蜀冈之上修建了平山堂。次年,他在《与韩忠献王 书》和《答通判吕太博》中提及了平山堂以及在那 里举行的活动,但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直到嘉祐 元年(1056),刘敞出知扬州,欧阳修作《朝中措》为 之送行,中有“平山阑槛倚晴空”[1]1995 一句,平山堂 从此名扬天下,引发了文人络绎不绝地登临和书 写。据笔者统计,有宋一代对平山堂专门题写和间 接提及的作品有 80 余篇。这些作品的主题、文化 意义,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均值得探讨。

一、宋代平山堂文学书写主题的变化

 平山堂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的人文景 观,文人登临纵目,所写主题无外乎景物、怀人、 怀古等几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扬州城所处形 势的变化,这几类主题之下的具体内容和情感基 调又会有细微的变化,以下试析之。

(一)“从山色有无”到边城烽火

欧阳修对平山堂营建地址的选择是用过一番 心思的,他在《与韩忠献王书》中说:“独平山堂占 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1]他最终决定将 平山堂建于蜀冈之上,是为借蜀冈的地势,这样登 临平山堂便可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所以描写登 高所见便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欧阳修本 人便开其先河,他在赠别刘敞的《朝中措》开篇就 写道:“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1]欧公 此词一出,便引发了当时文人对平山堂的广泛关 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宋人对登临平山 堂所见景观的书写。此后宋人对平山堂登临景观 的书写主要是围绕着以下两方面。一是附近诸山 的远景。例如:“相基树楹气势厖,千山飞影横过 江。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 双。”[2]“芜城 此地远人寰,尽借江南万叠山。”[3]“危栋层轩不 易攀,万峰犹在户庭间。”[4]“此地一回首,众峰如可攀。”[4]“千山”“万叠”“万峰”“众峰”极言 登临平山堂所见山之多,并且这些山气势雄伟, 目睹此景,焉能不令人心胸开阔,这正是平山堂 自然景观的妙处之一。二是登高所见的近景。宋 人对此也有巧妙的描写,如:“水气横浮飞鸟外, 岚光平堕酒杯间。”[3]“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 云齐碧瓦浮。”[5]“檐边月过峰峦顶,柱下云回草 树阴。”[6] 日出朱栏、月过峰顶、云回草树,平日 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自然景物从平山堂观赏突 然变得触手可及,这种观感自然是妙不可言。平 山堂无论远景还是近景,均有独到之处,所以秦观 在《次韵子由题平山堂》中说:“游人若论登临美, 须作淮东第一观。”[7]这也成为了平山堂的定评。 然而在北宋覆亡之后,南宋与金划淮河而制, 原本处于江南富庶之地的扬州突然变成了一座边 城,成为了南宋抗金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前期的金, 还是后期的蒙元,南下之时都会在扬州燃起战火, 那么登临平山堂所见景观也会有所变化。如许及之 所作《观新堡寨因登平山堂次接伴袁同年韵》:

换得玻瓈千顷湖,醉翁遗胜在江都。

登临山色依然在,拂略秋容澹欲无。

新堡似云屯戍久,旧臣何日策勋殊。

王人按垒非寻胜,归报前游有远图。[8]

许及之登临平山堂所见山色大体与欧公一致,不 同的是增加了如云的“新堡”,并且从诗题可知, 他和袁同年登平山堂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新建的堡 寨。类似的还有方岳在《梦平山》中所写:“秋城一 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9] 堡寨和更柝都 是边地才有的事物,如今却出现在了竹西歌吹的 扬州,使城内呈现出一片肃杀的景象。然而战争带 来的却不止这些,还有战后的荒凉与萧条,杜东在 《平山堂》中写道:“平山堂下水云重,孤笛凄凉淡 月中。不见龙蛇飞素壁,只余狐兔戍离宫。”[10]昔日 高朋满座、游人如织的平山堂在兵燹过后早已破 败,人迹罕至,沦为了狐兔的巢窟。无论是战时的 满目肃杀,还是战后的荒凉萧条,都是由扬州城所 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功能变化带来的,而平山 堂作为扬州的地标建筑,宋人对平山堂的文学书 写则折射了扬州城的历史变迁。

(二)从睹物思人到无处寄托

欧阳修不仅建造了平山堂,书写过平山堂,还在堂上举行了极其风雅的活动,他在《答通判吕太 博》诗中写道:“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 情。画盆围出花光合,红袖出来酒令行。舞踏落晖 留醉客,歌迟檀板换新声。”诗中自注云:“予尝采 莲千朵,插以画盆,围绕坐席。”“又尝命坐客传 花,人摘一叶,叶尽处饮,以为酒令。”[1]189-190 邀高 朋满座,围以莲花,佐以歌妓,传花以为酒令,确 为赏心乐事,符合宋人的享乐之风以及对高雅审 美情趣的追求。欧阳修的道德、勋业、学术、文章 都名重当世,在宋人心里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 此,追怀欧公变成了宋人书写平山堂的应有之义。 早在欧阳修还在世的时候,这种追怀便开始 了。如王安石的《平山堂》:“墟落耕桑公恺悌,杯 觞谈笑客风流。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 不。”[5]849-850 王安石登临平山堂,领略了独特的风 景,因此对欧阳修的营建之功和德政极为肯定,对 当日的风流胜事也倾心不已,并且还以羊祜岘山 之游比之。欧阳修去世后,苏门中人又多有追怀, 如秦观的《与李乐天简》:“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 以适广陵。泛九曲池,访隋氏陈迹,入大明寺,饮 蜀井。上平山堂,折欧阳文忠所种柳,而诵其所赋 诗,为之喟然以叹。”[11]秦观遍访扬州名胜古迹,最 后来到平山堂,折欧公所植柳树诵其诗篇,以抒发 其缅怀之情。苏辙也认为平山堂对于追怀欧阳修 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扬州五咏·平山堂》:“檐外 小棠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汍澜。人亡坐使风流尽, 遗构仍须子细观。”[12]苏轼的追怀之作最为动人心 弦,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 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 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13] 苏轼三次到平山堂凭吊欧阳修,面对恩师的遗迹, 不由得心生感慨:恩师驾鹤西去,阴阳永隔,自己 何尝不是起落跌宕、飘零辗转,人生恍如梦。上述 追怀欧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通过描写 平山堂的景物,如堂前垂柳,或是壁间遗墨,来激 起人们对欧公的怀念。 到了南宋,平山堂几经废毁重建,文人登临新 建的平山堂,虽非当日欧公所建,但是至少可以为 凭吊之人提供一个寄托情感的场所,故而那时文人所写与之前并无二致,如赵善括《平山堂》:“城遥隔芙蓉浦,栏槛几经杨柳风。想见风流贤太 守,一尊时复酹欧翁。”[14] 但如果登临废毁的平 山堂遗址,情况则大有不同,如阎苍舒的《赠郡帅 郭侯》:“平山堂上一长叹,但有衰草埋荒丘。欧仙 苏仙不可唤,江南江北无风流。何人复诵广陵散, 黯然悲恨不可收。”[15]再如,张蕴的《平山堂吊古》: “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画地雄吞淮 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 词古柳空。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16] 平山堂已不在,故址一片荒凉,堂前欧公手植的垂 柳,壁间的墨痕,也早已付之一炬,文人来到这里 再也找不到半点儿欧公留下的痕迹,欧公的风流 好像也就随着这些遗迹的湮灭而消失在历史的长 河之中了,所以文人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也就 由原来的些许慰藉和寄托变为了空漠和遗憾。

(三)从怀古思幽到关注现实

乐史所撰 《太平寰宇记》 载:“蜀冈,《图经》 云:‘今枕禅智寺,即隋之故宫。冈有茶园,其茶甘 香,味如蒙顶。’”[17]平山堂位于蜀冈之上,而蜀冈 为隋故宫,唐禅智寺的旧址,再加之扬州在长江岸 边,人口流动频繁,在此发生的历史故事较多,所 以宋人登临平山堂,少不了要发思古之幽情。梅尧 臣《平山堂杂言》云:“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 锦帆落樯旗建杠。”[2]838 其另一首《和永叔答刘原甫 游平山堂寄》又云:“人指废兴都莫问,眼看今古总 输闲。刘郎寄咏公酬处,夜对金銮步辇还。”[2]903 诗 歌追忆了隋炀帝曾在蜀岗营建迷楼和放萤院,过 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奢华的宫殿早已灰飞烟灭, 变成了朴素但风雅的平山堂,历史转变之快令人 叹为观止。登临平山堂,对过往历史发出感叹的还 有苏轼,《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云:“江上飞云 来北固,槛前修竹忆南屏。六朝兴废馀丘垅,空使 奸雄笑宁馨。”[18]苏轼联想到了更久之前的往事。 他借用东晋桓温将神州陆沉归咎于王衍的典故, 抒发了物是人非、是非功过如云烟的深深悲凉感。 登临平山堂,文人除了会追忆发生在此地的 往事,还可能联想到与平山堂观景、集会相类似的 往事。梅尧臣《平山堂留题》云:“已见宣城谢公陋, 吟看远岫通高窗。”[2]《平山堂杂言》亦云:“天清 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于一窗。”[2] 梅尧臣登高远眺,视野极为开阔,不禁想到了于一 窗之中观景的谢朓。谢朓《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 曹》中有诗句:“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19]梅尧 臣觉得谢朓观景于一窗比登临平山堂所获得的开 阔视野要逊色很多。不管是思及此地曾经发生的 往事,还是联想到异地类似的往事,北宋文人登临 平山堂怀古都只是抒发了单纯的兴亡之感,并没 有借古讽今、鞭挞时弊,所以这个时期的怀古,究 其本质,只是文人的一种雅兴和志趣。 到了南宋,登临怀古主题逐渐褪去,取而代之 的是文人对现实的关注。例如,袁说友《过扬州平 山堂邂逅许深父主漕》:“关山回首嗟何限,风景 于人岂不殊。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 图。”[20] 方岳《次韵行甫小集平山》:“骑鹤重寻 烟雨句,征鸿欲没夕阳山。百年风物一杯酒,叹息 人间两触蛮。”[9] 两位诗人在观赏山色之后,想 到的并不是历史的沧桑巨变,而是着眼当下,积极 探讨御敌方略,并感慨扬州遭遇兵燹的不幸。吴潜 的《平山堂》最具代表性:

尽日西风卷地狂,只堪吹雁过潇湘。

黄沙万里暮天远,白水一杯秋井香。

杨柳年年人老大,江山处处客凄凉。

朅来无限兴亡事,泪落淮南古战场。

[21] 吴潜登临平山堂所见并非江南烟雨、山色有无,而 是黄沙万里,一片凄凉,景致的变化令他伤感,虽 然他也想到了此地的兴亡变化,但是他最关心的 还是淮南的战事和自身的凄凉处境,由怀古转变 成对现实和自身的关注。时代从承平到动荡,扬州 从富庶繁华到边地狼烟,这些变化使得南宋文人 登上平山堂后再也没有了从前思古怀远的幽情和 雅兴,而迫使他们去关注现实和自身,因此南宋时 期的登高咏景诗较北宋而言具有更深刻、厚重的 内涵,也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宋代平山堂文学书写经久不衰的原因

如前所述,从皇祐元年(1049)到宋末,文人对 平山堂的题写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两宋文学上 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么缘何平山堂会如此得宋代 文人的青睐?除了文人借平山堂抒写对欧公的怀 念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两宋时期平山堂的重建频次多、规模大。据统计,两宋共有刁约、周淙、赵子濛、郑兴 裔、赵师石和史岩之等组织的六次对平山堂的重建 或修葺[22]。郑兴裔《平山堂记》云:“既成,偕贤士大 夫相与置酒而落之。游人士女,摩肩叠趾,聚而观 者,不下数千人,喁喁有更新之幸。”[23]洪迈《扬州重 建平山堂记》载:“遗民憧憧后先,策老抱幼,目荡魂 移,不自意太平官府之见,至或感以泣。”

[24]新堂建 成,无论老弱妇孺都争相来登临游赏,追怀欧公,留 下了一篇又一篇题写追怀之作。每次重建并非是单 纯对欧公平山堂的复原,而是各有新的设计和扩 建。楼钥《扬州平山堂记》载:“六一居士一览而得 之,撤僧庐之败屋,作为斯堂。”[25]21 王令《平山堂》 诗云:“豁豁虚堂巧架成,地平相与远山平。”[6]8190 欧 公当时建的平山堂是在僧庐败屋的基础上改造而 成的敞轩式建筑[22],结构应该是比较简单的。沈括 《扬州重修平山堂记》中记载了刁约主持重建之后 的平山堂:“一日指受其处所,以为堂之壮丽者,无 一物不足。又封其庭中,以为行春之台。”[26]330 平山 堂此次重建规模、用料应该都胜于从前许多,否则 沈括不会用壮丽来形容,才会有后来秦观“淮东第 一观”的评价。平山堂规模的扩大,人文景观的增 加,吸引了宋代文人不断来此游赏题写。第二,平山堂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宋人登临题 写提供了便利。平山堂位于扬州城西蜀冈之上,而 扬州襟江带淮,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在唐代有“扬 一益二”之称,到了宋代,扬州虽然不及唐时繁 盛,但仍然是江南地区的重镇。在北宋,扬州是重 要的物资转运中心,据《宋史》记载:“江南、淮南、 两浙、荆湖路租籴,于真、扬、楚、泗州置仓受纳, 分调舟船泝流入汴。”[27]4251 可知江南大部分地区 的物资都要在扬州等地置仓储存,然后经由扬楚 运河运抵楚州,再走龟山运河,抵达泗州,最后进 入汴河,运至京师,所以沈括在《扬州重修平山堂 记》中言:“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 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 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 京师者,居天下十之七。”[26] 南宋定都杭州,物资 可以通过长江直接抵达首都,所以扬州所起的转 运作用就相应地弱化了,但是它却承担了新的功 能,即南宋的军事屏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 “自古未有欲守长江,而不保淮甸者。淮甸者,国之唇,江南者,国之齿,唇亡齿寒,其理明甚。”[28]意 思是淮南地区是国之唇,江南则是国之齿,欲保江 南则必须保淮甸,而《宋史》记载更加明确:“扬州 者,国之北门,一以统淮,一以蔽江,一以守运 河。”[27]12508 由此可见,淮南地区的诸多城市中,扬 州为重中之重,在整个南宋时期,扬州都具有非凡 的军事意义,一直是南宋政府用心经营之地。可以 说,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扬州都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加之扬州经过唐代以来诗人的不断书写,春 风十里、竹西歌吹、二十四桥等旖旎风光,早已令无数的宋代文人心向往之。平山堂作为扬州的标 志性建筑,自然不无登临之理,也就留下了许多脍 炙人口的作品。 第三,平山堂作为扬州城的标志性建筑,集中 反映了扬州城之盛衰,最容易触动文人的伤感之 情。承前所论,扬州是北宋时期的物资转运中心, 虽不及唐代,但也是富庶繁华之城,但是到了南 宋,扬州成为一座边城,虽然是南宋政权用心经营 之地,但同样也是金元南侵时的必争之地。检阅史 料,南宋期间扬州遭遇的大规模战争共有四次,分 别是: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军统帅拔离速、马 五南侵,纵火焚城;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帝完颜 亮南侵,十一月攻陷扬州;开禧二年(1206),韩侂 胄北伐失败,金兵反攻,扬州守臣郭倪出于畏怯, 以清野之名焚城;以及咸淳十年(1274),蒙古大举 侵宋,于次年攻陷扬州。四次兵燹,每一次对扬州 城破坏都很大,姜夔在淳熙三年(1176)经过扬州 时,在《扬州慢》中写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29] 这与北宋中期刘敞任扬州知州时,欧阳修所描写的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尊风月属君闲”[1]816 的一片祥 和景象大相径庭。平山堂作为扬州的标志性建筑, 它的存亡与扬州城休戚相关,当扬州安定富庶时, 它自然游人如织,而当扬州遍地狼烟之时,它也难 免池鱼之灾。所以平山堂这座建筑的盛衰实际上 反映着扬州城的盛衰,而因为扬州特殊的地理位 置,所以它甚至又可以进一步反映整个宋代的国 运。从这个角度而言,平山堂有些类似于唐代的曲 江池。安史之乱后,曲江池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 杜甫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感怀凭吊:“江头宫殿 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30]403“江上小堂巢翡 翠,苑边高冢卧麒麟。”[30]543 杜甫缘何选择曲江池进行凭吊?就是因为曲江池能将长安城的盛衰乃 至大唐的国运盛衰浓缩于一身,所以它更容易引 起文人们的感伤之情。

三、宋代平山堂文学书写的文化意义

作为一个时段内的同题作品,它们除了可以 反映书写对象在这个时段内的变化外,反过来对 书写对象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提升了平山堂乃至扬州城的文化底蕴

宋代众多书写平山堂的作品中,最著名的非欧 阳修的《朝中措》莫属,其中的“平山阑槛倚晴空,山 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1]1995 早已 成为平山堂的名片,在宋人的书写作品中被反复引 用,如:“江光隐见轩楹里,山色虚无烟雨中。种柳 仙翁何处去,年年疏翠自春风。”[3“1] 城 遥隔芙蓉 浦,栏槛几经杨柳风。”[14]“小却车尘行复止,要 看山色有还无。”[20]“平山堂下旧嬉游。只有舞春 杨柳、似风流。”[32] 苏轼两首书写平山堂的词《水 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和 《西江月·平山 堂》也很受欢迎,在后人书写平山堂时常被引用, 如晁补之《招缙云守关彦远教授曾彦和集平山堂 次关韵》:“少师杨柳无遗迹,承旨歌谣有旧风”[33] (“承旨”此处指苏轼)以及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 用东坡韵》:“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 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32] 欧阳修 和苏轼对平山堂的书写成为了宋代文人登临题写 的灵感和素材,文化意蕴渐次增长。“山色有无”和 “堂前垂柳”不仅仅是眼前的实景,更是一种独特 意象,其承载了对欧苏二公的追思。 隋唐时期,扬州城极为繁盛,充满了声色意 味。唐人留下了许多诗篇,尽情地抒写对扬州的向 往和流连,如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 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 歌彻晓闻。”[34] 又如张祜的《纵游淮南》:“十里 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 禅智山光好墓田。”[34]笙歌管弦、满楼红袖令 诗人们醉生梦死,所以崔铭在《雅兴、豪情与生命 的喟叹———平山堂之于扬州的意义》 一文中总 结:“扬州是一座繁华之城、享乐之城、风月之城, 充满物质化、世俗化倾向。”[35]而宋人对平山堂的 文学书写包含了纵情山水、追怀先贤、咏史怀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感叹和思考,则又比唐人的醉 生梦死多了内容上的丰富和精神上的深度。所 以,平山堂就逐渐成为了扬州城内雅文化的代 表。清代,孔尚任在《琼花观看月序》就曾说:“雅 人必登平山堂。而俗客必问琼花观。”[36]虽然清代 扬州城仍有风月世俗的一面,但是平山堂及其相 关的文学书写还是为之注入一股清流,使扬州的 城市文化二水中分,齐头并进。

诠释了地因人重的文化现象

在众多宋人营建的文学书写之中,平山堂文 学书写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平山堂最初只是由僧 庐败屋改造而成的一座简陋的敞轩式虚堂,有宋 一代经历了六次修葺重建,规模逐渐扩大,登临之 人还留下了为数不少的文学作品,它能有如此巨 大的影响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欧公的名人效应。 沈括在《扬州重修平山堂记》中言:“前日,今参政 欧阳公为扬州,始为平山堂于北冈之上,时引客过 之,皆天下豪俊有名之士。后之人乐慕而来者不在 于堂榭之闲,而以其为欧阳公之所为也。由是平山 之名盛闻天下。”[26] 楼钥 《扬州平山堂记》又 云:“公之记岘山亭谓:‘岘盖山之小者,而其名特 著,岂非以其人哉!羊叔子与杜元凯是已。亭屡废 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此堂 亦几是耶?”[25] 二人均指出平山堂所以能名扬 天下,主要就是地因人重。而平山堂的不断重建、 游人的反复登临,则自然会促进书写作品的产生。 宋人在作品中反复抒写对前辈先贤的敬仰与追 思,平山堂成为了真挚感情的承接者和文学史上 永恒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 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6.

[3]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 9 册[m].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92.

[4]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 11 册[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3.

[5] 高克勤,点校.王荆文公诗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6]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 12 册[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3.

[7] 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上[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2001:98.

[8]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 46 册[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8:28347.

[9]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 61 册[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8.

[1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 57 册[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8:35839.

[11] 周义敢,程自信,周雷,编注.秦观集编年校注:下[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52-653.

作者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