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996论文网日期:2023-04-10 19:18:18点击:199

摘要: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不单单是教师照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更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临机创新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教师巧妙的提问艺术。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关键词:提问;艺术;语文阅读教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家和学者都认为设疑是非常关键的学习技能。明代陈献章曾说:“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创造的开始。”陈献章之“疑”和爱因斯坦之“提问”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就是“问题”。学习的源头是思考,思考根源于问题。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

一、语文教学中提问的特点和种类

约束性、指向性、启示性和评判性是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特点。约束性,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能约束学生思维的时空度,能约束学生思维的感知对象。例如在南宋词作学习中:“南宋爱国词人有谁?”这样提问约束了词作者的生卒时间。再如:“《沁园春·雪》中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什么?”就约束了问题的空间和对象。指向性就是说教师的提问会引导学生思维指向某个方向。教师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就是达到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巧妙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从凌乱走向集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教学《爱莲说》,文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含义,提问如下:“这

难道仅仅是在写莲花吗?”教师这样设计提问,会把学生的思维指向对文字深层含义的关注。提问的启示性,就是说提问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开启学生思维的航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教师提问:“根据散曲所写意境,你能否想象出:漂泊在外的旅人是处在一个什么环境氛围之中吗?”这个提问对于听惯《流浪歌》的学生来说,肯定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评判性,就是说提问往往是提问者主观意识的含蓄渗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委婉地传达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比如“2020以来,美军经常派遣军舰靠近或冲闯我领海,肆意窥伺我海防情报,这一系列强盗行径说明了什么?”通过提问间接表达了教师对美国霸道行径的强烈愤慨。根据提问所承担的任务,提问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第一,诊断性提问。用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第二,定向性提问。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第三,引导性提问。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中心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第四,引发性提问。用于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可以活跃思想,启迪智慧,以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浓厚兴趣。

二、语文教学中提问的特殊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提问设计巧妙,切入口选得好,那么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训练,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的内驱力,让学生形成质疑的好习惯。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设计得巧,问得妙,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杜甫《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教师提问:“难道花会流泪,鸟会惊悸吗?”当然不是。杜甫痛感国破家亡的人生际遇,越美好的景致越会增添内心的幽怨。这里诗人移情于物,以乐景衬哀情,并赋予更浓烈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不喜反悲的艺术效果,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教师可接着再问:“在本册语文中,这种写法还有没有?”学生会很自然地想起《相见欢》的结尾:“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实际上“悲”的主体不是风,而是词人,词人因南宋王朝不能收复失地而“悲”。移情于物,风自然也就悲了。这并不是感伤时令的悲秋泪,而是深深的忧国泪。扬州是抗金的前线,作者请风把自己的悲泪吹到扬州去,这是爱国词人对国家忧患的关切。也是移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如此追问,学生不仅理解了移情于景手法,并会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一切都归功于提问的特殊功效。第二,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吃透教材,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作者为何这样遣词造句,又为什么这样布局谋篇,并不是随意的,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提问引起注意,学生就会养成斟酌词句的良好习惯。例如《老王》一文中“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教师提问“镶嵌在门框里”改为“倚在门框上”可以吗?显然是不可以的。“镶嵌在门框里”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身体虚弱,行动不便。通过这样的提问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第三,巧妙的课堂提问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始终有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这条线是什么?就是提问。一堂课由若干问题组成,究竟应该设计几个问题,应视具体课文而定。例如,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开头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题目是《藤野先生》,是否直接开门见山从藤野先生写起?如果不是,那是从第几自然段开始写藤野先生的?②作者写藤野先生之前,为什么要从仙台清国留学生的生活写起?去掉行不行?师生讨论后可以明确:这两个问题是连贯有序的,不仅不可以去掉其中一个,而且不可以打乱次序。因为第2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以第1个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和基础;而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又少不了第2个问题的补充。两个问题一脉相承,是《藤野先生》教学问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精心设计问题,筛选出那些提纲挈领的牛鼻子问题,然后斟酌问题的句式和修辞,达到思想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三、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一)语文提问目的要明确

语文提问目的要明确,要求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服务于教学活动的需要,不能随意提出问题。为了达到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教师研究教材时,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必须经过精心的斟酌,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环环相扣。”如学习《白杨礼赞》,为了引导学生弄懂课文的象征写法,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题目是“白杨礼赞”,实际主要表达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完全文就会明白:“本文主要是茅盾赞美北方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教师追问:主旨要歌颂和赞美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为什么用“白杨礼赞”作题目呢?设计这一提问,目的在于让学生弄清象征手法的特点及其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基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茅盾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没有言论自由,只能采用含蓄的托物言志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纵观提问全过程,可知,教师提问层次清楚,目的明确,因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语文提问要有启示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提问决定了学生要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所以说,语文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作用不可小觑。

1.避免直问

所谓直问就是指答案非常简单而且缺乏启发性的直来直去地提问。它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问题中确实有“疑”,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精心构思,巧布疑阵,从而使提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直接问:“孀妻”是什么意思?学生会照注释照本宣科地读出解释,这种问法学生会有深刻的印象吗?当然不会如果换一种问法,这样设计提问:“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和愚公一起移山,他爸爸会同意吗?”学生先是一怔,稍后才回过神来说:“他没有爸爸!”教师会心地笑了。这种曲径通幽的提问,角度巧妙,引人深思,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向良性发展。

2.利用矛盾

毛主席认为:“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例如,教师在教学《观沧海》一诗时,故意设置矛盾问题:“有人说《观沧海》并不是经典诗歌,因为曹操在诗中无非是描写了沧海景色而已,并没有直抒胸臆的诗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有意识地把学生置入矛盾之中,问题一经抛出,课堂气氛立马高涨起来,学生以诗句为根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后一致认为:虽然在这首诗中曹操没有直接抒情表达观点,他是通过对沧海景色的描绘来借景抒情的。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在写景中渗透得淋漓尽致。所以,《观沧海》并不是经典诗歌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学生思维力度在这样的矛盾提问下显然大大增强了。

(三)语文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应有针对性,要求语文教师的提问源自教材,也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应针对教材特点,善于在关键处选好提问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为了学习本诗结构的详略安排,依次设计以下问题。①《木兰诗》里有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写的是什么?②为什么刻画一个战斗英雄,却没有战场上的详细描写,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讨论后点拨:繁简详略跟作品要表现的形象,表现的主题有关。可见,结合教材实际特点,紧扣文章关键处提问,对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确有帮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应做到因人而异,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深浅层次不同的问题,使各类学生均有收获,这也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策略

(一)提问时机把握要巧妙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因此,设计问题,首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态。①当学生思维狭窄无法“突出重围”时;②当学生冥思苦想困惑不解时;③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时;④当学生学有所得,有表达欲望时。其次,教师要统筹掌控课堂全局。①课程进入关键点时;②教材到达疑难点时;③知识进入转折点时;④教材进入含蓄点时。提问时机把握巧妙,才会有效推进教学的进程。

(二)提问深度要坚持“可承受”原则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解决问题的欲望是思维过程的启动器,当人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时,就会开始思考。问题过于简单很容易解决,或者问题过于艰涩难于解决,都不会引起学生思考兴趣。因此,语文课堂中的提问必须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步骤,要尊重学生的知识深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

(三)提问方式选择要慎重

语文课提问的方式千变万化。常见的形式有:导入新课时的复习式提问;指导学生诵读时的指导性提问;引导学生正确辨析词语的辨析式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的诱导式提问,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说不一而足。问题可以直接提问,也可从间接问。提问方式可以单独问,也可集体群问。语文课堂提问形式要讲究多样化,要讲究创新。形式单调死板,既不利于涵盖丰富的内容,也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广度,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心理和学识实际出发,密切联系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富有艺术性的问题,那么,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祥.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2]胡寅生,等.小学教育学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罗树华,等.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间立钦,等.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 徐国昌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教育论文新增

教育论文热点

教育论文相关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