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提升师生互动指数,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多种方式,言语交流只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利用肢体语言、眼神语言、表情语言、书面语言,都可以成功实现师生互动,而且能够增加师生互动维度,对丰富课堂教学元素有积极影响。
一、肢体语言,提升师生互动强度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采用肢体语言进行交互机会并不少,这些肢体语言往往显得更直观,对信息起到强化补充的作用。当我们要描述事物时,肢体语言的配合使用,常常可以发挥奇效。教师肢体语言没有固定形式,要根据师生互动情境适时做出选择。如学习“徘徊”这个词语时,教师就可以这边走走那边走走,用行动作出示范,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自然会更牢固。如讲述警察抓罪犯时,可以利用手势来辅助表达,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的。如有个别学生遇到了学习困难,或者是回答问题出现了障碍,面对挫折,可能会陷入消沉之中,如果教师此时给学生一个握拳加油的动作,这个学生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的。
二、眼神语言,实现师生心理互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非常有道理。在师生互动中,眼神所发挥的作用不仅快捷,而且内敛,会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眼神是不会骗人的,教师利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还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有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用眼神多扫他几眼,这个学生就会立刻醒悟过来。如果教师提问时,有学生不敢正视教师,这说明他害怕被教师提问,教师要用眼神安慰和鼓励,学生也会接收到来自教师方面的信息。如在学习《景泰蓝的制作》时,教师给出思考题预设: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分为几步?作者为什么详细写掐丝和点蓝这两道工序呢?本文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有哪些?你能够给景泰蓝下一个定义吗?学生开始讨论相关问题,到成果展示时,教师随意找学生来回答问题。有一个学生在回答第一道问题时,不知是什么原因所致,他红着脸只是摇头。教师并没有放弃,用眼神给他鼓励,看到老师信任不放弃的目光,这位学生顿时鼓起勇气:“多种说明方法运用,能够将景泰蓝的制作工艺细致地介绍出来,而且提升可读性,读者感觉非常了然。”不管这位学生遇到了什么难题,教师的眼神鼓励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教师选择放弃,或者是冷眼相对,那结果就是适得其反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受挫不说,还可能给这个学生造成心理阴影。
三、表情语言,反馈师生互动信息
教师看学生面部表情就可以判断其学习成效有多大,如果发现学生一脸困惑,这说明学生根本就没有听明白教师讲解内容。如果学生面露微笑,显得自信满满,这说明学生已经成竹在胸。因此,教师在师生互动中要充分调动面部表情,让学生从教师表情中读懂更多信息,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这篇课文介绍的是中山市岐江公园的景观设计,学生在体会作者设计理念的独特性时,出现了意见分歧。面对这个情况,教师如果靠边站,或者是终止讨论,自然就没有争议了。如果教师观察学生的不同表情,并给予相应表情回应,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蹙眉凝神,学生看到教师已经参与到互动中来,争论的劲头就更足了。教师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却全程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了,虽然只有面部表情,但参与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四、书面语言,深化师生互动内质
课堂教学中使用书面语言的机会也不少,像课堂练习、书面作业都属于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即时书面交流机会。如果教师发现有学生上课总是走神,说明这个学生心里有事,关注点散乱了。教师针对这个情况,随手写下一句话,或提醒或安慰,这个学生一定会幡然醒悟的。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课堂教学结束阶段,教师安排一个写作练习:利用给出的材料,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学生进入紧张的写作之中。这时教师发现,有几名男生有些心不在焉。教师自然在作业收缴时,指名让这几个男生将作文交上。教师翻阅之后,并没有当堂朗读,而是给每一位学生写上一点评语。“你写的石榴有形而无味,说明你把某些东西弄丢了,赶紧找找吧。”“你的语言真的不错,如果能够再认真点,我相信可以成为这次练习的经典之作。”“先点赞一个,你用这样少的时间将石榴介绍得这样清楚,如果用上全力,结果会如何呢?”练习本发回去,这几位学生都不好意思地傻笑起来。这就是教师的书面评价语言发挥了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非言语互动方式众多,其应用效果也是极为显著的。教师要合理调动肢体、眼神、表情等感知器官,对学生进行多维度信息释放交流,一定能够提升师生交流互动的水平。
作者 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