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献综述 > 教育论文

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

996论文网日期:2022-05-02 16:02:47点击:445

20世纪初叶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次提出了多元文化的观点以来,在美国及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 -多元文化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在其文化、音乐、教育乃至愈来愈多的领城中得到认同和接受,影响愈来愈广泛。到了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临近世纪之交,“多元文化这一思想理念已经逐步演变成为- -股国际化浪潮。其概念进-步扩 展,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并在教育领域乃至音乐教育领域发展成为具有综合性质的多元文化课题,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尽管时至今日人们对教育的多元文化问题仍有争议,但基于这- -客观现实,甚至它的恶意批评者也赞成,多元文化主义已经成为现代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和音乐教育的一个常见的组成部分。有人甚至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应该被看成是- -种对全球教育改革的一个典范。目前,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各种论著汗牛充栋,各种观点、主张、理念、做法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多元文化教育乃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内容和新视点。为迎接这种新的教育观的挑战,跻身国际教育潮流,我国音乐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大量翻译一些具有权威性和前沿性的学术论著,使我们能够得以了解当前国际教育界乃至音乐教育界正在发生着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掌握到最新的学术信息,这无疑对于我国音乐教育界更好地做到三个面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形成,也是得益于这些学术同仁们的辛勤劳动成果。正是由于能够触及到这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学术思想和鲜活的学术内容,才使笔者得以展开思维的翅膀,并能将一思之 得付诸笔端。

一、文化与多元文化

 

笔者认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探讨和实施,首先有赖于人们对文化乃至多元文化和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这是我们研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个理论前提和基础。

关于文化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问题,历来就有不同看法,而且至今还在不停地争论。关于文化是一元化的观点,是西方在相当一个时期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来自文化一源说” ,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从-一个点往外扩散的,而这个点当然是在西方。文化- - 源说是跟欧洲中心主义相伴随而出现的周。由于在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走在了现代化的前面,随着西方现代化及现代文明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不平衡、不同步性,绝大部分西方人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现代化即西方化、现代文明即西方文明的观念。按照这种观念,现代世界文化就是由西方文化所领导和代表的主流文化,其他文化最终要由其所同化,从而形成一一个国际标准。这种在西方由来已久的观点虽然随着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的崛起,特别是东方的崛起,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在西方文化之外的各国及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多元文化逐渐开始认同,大多数人开始放弃文化一元说,承认多元说,但-元论的观点尚未完全泯灭。时值今日有人还在认为全球化即是西方化,“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国家、种族和文化的疆界,又标志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群将要迈向或受制于单一的国际标准,文化则不可避免地趋同化。”“由此看来,文化一元说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仍然是根深蒂固的。 

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及种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激化,西方诸国之间以及西方对其以外各国在日益增多的交往中产生的民族矛盾以及文化上的隔阂甚至碰撞,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而导致西方文化的迷惘和异化,促使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并力图从世界文化中寻找出一剂医治自己痼疾的药方。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承载着的西方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之林中之-,它们既无法吃掉别人更取代不了别人,最为明智的办法是顺应国际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对其自身以外的任何-种文化采取认同态度,并在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双向交流,以利于自己的发展。于是,多元文化的概念从最初的比较含混、模糊逐步清晰明确。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 - 体化步伐的加快,大众传媒、交通、通讯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已缩小成为一个村落的今天,各国、各民族彼此之间愈加以对方的存在作为相依存的条件,加之人们对全球文化生态环境平衡的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多元文化热潮的兴起也就成为时代发展之必然。

 

事实上,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上看,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二者都有- -定的合理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客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的,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

二、多元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不仅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大文化系统中是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同时,音乐文化又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一种形式。虽然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片面,但它还是道出了这样-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迄今为止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在整个地球上还都将是以国家和民族来作为一定的行政区域划分的,每一民族都有其自身灿烂的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从个体.上看可能是一元的,但从世界音乐的全球视角上看则是多元的。而且,有些音乐文化(例如中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共构而形成的,自身即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晶并体现出鲜明的多元音乐文化特征。正是这诸多个体的总和从而形成了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百花园。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音乐的民族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没有不受民族特质约束的文化,也没有绝对脱离民族根基的音乐。因而是否可以这样说,民族的不- -定是世界的,而世界的则首先- -定 是民族的。因此,共享世界音乐文化这一口号的提出,正是反映出了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音乐文化全球化的大趋势。

 

据资料表明,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美国不仅是多元文化概念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最早提出者和最多讨论者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和最积极的实施者。这一理念的提出在美国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大家庭。据美国近期一份重要材料《2020 视野:“豪斯赖特未来音乐教育研讨会报告》中载:“几个世纪来,庞大的移民已经把美国变成所有工业化国家中多元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820 年到1990年间,5000万移民来到这个国家。一个世纪前,移民多来自欧洲,而如今,新移民的大多数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根据人口统计局的最近报告,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美国人将会看到,亚裔、拉美裔、非裔的美国人将成为美国人口的多数。美国的确正在变成-个全球各民族的缩影。人口种族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化包括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因而,面对这种现实,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就称美国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电愈来愈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由于美国这个国家特殊的人口构成因素,使他们这个国家存在着惊人的文化多样性和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现实就对美国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近年来,美国的许多人在试图面对多元化主义的挑战,试图推进认可文化多样性、提高所有文化传统的质量的教育方案。例如,美国奥尔夫学会前任主席、威斯康星大学音乐系教授朱迪邦德,在她主编的音乐教材《共享音乐》中,就把各国音乐的歌词,除了英语外都印有该国的文字。据她介绍,现在美国的音乐教材,有许多都这样做。虽然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大家还是坚持这样做。这是出于人口变迁的需要。这样的多元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发展有好处。而当这种交流达到- -定的程度时 ,就会形成一种国际文化生态平衡。对此. - -位美国学者就曾著书专门论述这个问题。作者认为,所有世界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生态平衡过程。””这个观点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世间一切事物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文化、包括音乐文化亦然。生态平衡,正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学者中的一批有识之士,以全球化文化视野审视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现象后,愈加清醒地认识到西方传统文化研究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也看到其传统教育的弊端。为此,美国在《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强调指出:“美国的文化多样性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为考察美国和世界各国文化和艺术的贡献提供了多样的视角。”c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必须同由原先的教育灌输的偏见和已有著作的偏见进行较量”3的观点,力图树立起一-种更为全面的文化观和教育观。由此看来,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美国以及西方的提出首先是根据其本国的客观存在和现实需要,站在其国家利益基础上的产物。作为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教育,不仅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广义与狭义的)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尤其是学校教育是传播文化的大基地和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 - 整套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形式是任何手段也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而,若系统、全面地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战略,非教育一尤其是学校教育 莫属。一种文化形态,包括音乐文化- -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由此看来,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然采取上述途径。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国际教育界也是一- 个正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新的教育范式,包括多元文化的概念本身尚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本身即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虽然如此,但在下列认识方面上的观点基本上还是趋于一致的,并在近期有关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座谈会.上发表,我们不妨摘录如下:

 

1.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的平等正当的音乐体系。

 

2.所有音乐存在于它的文化背景中。

 

3.音乐教育应当反映音乐固有的多元文化性质。

 

4.如果美国人口由许多不同文化人群组成,音乐教育就同样应当反映美国人的不同音乐。

 

5.正宗性在音乐文化中被人们所确定0

 

笔者以为,这种三段论式的表述方式虽然是以美国作为表述对象的,但实际上阐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普遍原则,其中,美国只不过作为一个特定研究国家的替代词而已。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对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音乐文化的认同和对构成本土音乐文化的全部组成部分予以全面地反映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两个基础和前提。这似乎可以作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本质界定。

 

近来,在国内的一些音乐刊物上,有关多元音乐文化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译文日渐增多。这些文章都从不同侧面论及了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问题,这对于目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尚在了解阶段.的我们来说,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国情不同、教育的基础也不同,所以我们的视野决不应局限于- -篇文章和一家之说,更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广采博取, 吸收其合理的内核,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站得更高一点,思考问题更全面一点。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和定位问题

面对世界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国际潮流,尽管人们对多元文化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尽管许多国家对此持有许多各不相同的看法,作为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音乐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说,无疑要以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视野高屋建瓴地审视这--新的音乐教育思潮,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音乐教育实际,吸取一切外来音乐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以逐步地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之国际潮流同步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乃是我们面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这一国际音乐教育浪潮所应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借用印度人曼哈特玛(mahatma)所说的一- 句话就是:“让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吹进我的房..-.我不会让狂风除去我的根基。心换句话形象地说,中国音乐教育之参天大树要吸取-一切有益的养分才能枝繁叶茂,但只有植根于中华音乐文化的沃土中才是其生命之源。

从民族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看,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一个人一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个人的文化身份证”,这一点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那么,正如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一样,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就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包括音乐文化,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也创造出了不同的地域音乐文化,如在律制、结构、音色、旋律、调式以及音乐形态等方面都是异彩纷呈的,这些丰厚的音乐文化构成了中华音乐文化的百花园。由于音乐文化最能承载和体现-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其民族文化代表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因而,学习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就是学习和了解一个民族和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大家庭既包含有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朝鲜族等诸多直接与外域文化相通的民族及民族音乐文化,又有许多与其他,外域文化同化和融合而形成的皮钦语音乐文化,更有构成中华文化主体的汉族文化及音乐文化等等,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的中华文化事实上也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所组成的。实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本身亦即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个立足点和文化定位。综观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无论其教育观如何表述,无论其怎样注重吸取外来文化,无论怎样进行改革甚至革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一-那就是都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心地位和立足点。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三个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民族音乐的巨大重视。风摩全球的柯达伊、奧尔夫、铃木等诸多教学法,都无不是建立在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的。铃木教学法甚至又称为母语教学法就更能说明其实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几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都反复强调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这-点就是在目前国际音乐教育界竭力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述中,看得也是十分清楚的。这说明,任何- -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这个"就是本民族文化。也就是说,任何--种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两个基本特征。而就文化的民族性而言,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别,正是不同民族文化包括音乐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把发展民族文化植根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上,这是任何一个明智的民族的必然选择。否则,最终将会失去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家园,成为迷途的羔羊而彷徨。同时,一个明智的民族又决不会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而是不断地吸收各种外来文化以不断丰富自己,上述这两方面可以说是观察-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谈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又是在老生常谈,是谈论已经过时了的问题。其实,关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恒古恒新的话题,只是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罢了。关于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虽然是1995年在六教会”.上提出的会议主题,但这一理论命题在今天和将来仍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而且,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甚至是需要几代人努力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绝非--蹴而就。

 

我们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更不是国粹派,.决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者。关于母语音乐教育观点的提出,在我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所致,我国近现代音乐领域包括音乐教育领域,确实存在-一个母语文化外语文化的特殊的双文化现象d。在此,我们姑且不去论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但是要承认和正视这一文化现象的客观存在。众所周知,正是在上个世纪初前后,由于一股强劲的西风东渐,使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音乐文化、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至此,我们传统的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传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应该说,这种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时值今日,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还是基本上沿袭西方近代音乐教育模式的。在今天一些 人的潜意识里,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音乐文化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来判断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思想仍影响着很多人。当然.在这里丝毫没有否定西方音乐文化高度的文化价值,更没有否定西方音乐文化与教育体系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乃至音乐教育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关于这方面的",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许多精辟论述。本文所要强调指出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文化之"之所在而盲目追逐那.些在西方来看亦已陈旧的东西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可能会出现对内丢弃本源,对外不被认同””的可悲局面。

 

近些年来,在我国音乐界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在国内学习西方音乐并接受过系统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们(以作曲专业尤具.代表性),他们其中- - 些人已经在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当他们有机会到西方去发展时才发现,他们的文化观念与西方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难以融人其中,出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巨大文化心理差异,而被西方文化圈所感兴趣的中华音乐文化恰恰可能又是他们知之不多或曾不屑- -顾的弱项。于是,一些有头脑的人开始主动把目光投向这块曾经养育了他们的东方神州大地,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丰富的母语文化的乳汁,从创作观念、内容、题材以及手法等方面无不力图充分展现华夏文化的神韵,着力挖掘出母语音乐文化中最本质的内涵,于是,一批批融合于东西方音乐文化内涵特别是闪烁着东方音乐文化神韵的佳作得以问世并相继取得成功。走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之路几乎成为每个在西方音乐文化界得到承认的中国音乐家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这就使他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子宙斯一样,只有不断依附在大地母亲身上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作为一个华夏儿女的音乐工作者,只有把根深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最终结出硕果。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我们烙上了中国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种传播文化的客体,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以一-种递传文化的手段和形式而出现。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音乐文化,既是我们音乐教育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但是,教育不能不简单地被视为一个传递传统的代理处,它必须通过批判性思考来挑战和阐明文化价值。”w这就为我们提出一-个命题,那就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不应满足于传递中华音乐文化的功能,而且要主动承担起弘扬、传播与发展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发挥和挖掘出教育的诸多特殊功能,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使音乐文化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在传递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会有一定的发展作用,但是,是采取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还是消极的顺其自然的态度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由于教育有其主动性、系统性、选择性、目的性、导向性和可控性等- -系列独特的功能,学校教育又是文化传承的专门场所,因而,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发挥出这些独特而丰富的功能,对弘扬和发展、传播中华音乐文化做出特殊的贡献。与此同时,音乐教育本身的价值也就从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殚思竭虑,宏观上思考,微观上人手,全面、准确、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内涵,不仅从形态或技术的层面,更应从- -种大文化的概念、理论体系和教育体系的宏观、立体的方位视角去观照、思考和实施。

结语

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在这文化的百花园中,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生存的权利,都有其独特的美。它反映了不.同人的需要。”23 如果由于音乐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化之中,那么音乐本来就是多文化的。如果音乐本来是多文化的,那么音乐教育从根本上应该是多文化的。”8应该看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体系,它涉及到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伦理学、音乐学以及教育学等诸多学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也反映出当代科学、文化乃至教育发展的新的态势。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模式也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和正在探索的新的音乐教育模式,还有许多课题尚待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去不断加深了解和认识。

 

虽然在我国当前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可能面临着许多问题,譬如在音乐教育观念、现实的音乐教育基础、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教材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的素质以及教育理论方面的厚度等等。但只要我们把文化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华音乐文化的土壤中,一方面,我们要站在多元文化的高度和视角.上,对我们丰富的华夏音乐文化实施以全面的音乐教育,使我们的音乐文化人文生态环境得到很好地保护,民族音乐文化得到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另方面,广泛地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丰高我们和文化内涵,加强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并学习他们的长处,增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融人国际音乐文化大家庭中,并使我们的步伐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步并站在时代的前沿。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我们的音乐教育会形成一一个由多元文化编织而成、能在东西方文化内容及其文化之间建立联系的网络,使中华音乐文化之参天大树矗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①[]t. m. volk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及其基本概念》,田林译,《音乐教育》2001年第1期。

②[]ram mahalingan. camerom mc carthy 合著.林军译(21世纪多元文化与课程知识的重新思考》,《音乐教育》2001年第1期。

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年版,44页。

④⑤杜亚雄《中西音乐及 全球化》。《人民音乐》2001年第7期。

③.149页。

周新华(多 元文化中的世界音乐》。(黄钟》2001年第2期。.⑧cilfordk.maldsen主编《2020视野:*豪斯赖特未来音乐教育研讨会报告》,《社会变迁和科技更新将怎样影响未来音乐教育》20003月第5.作者: carlesta eliot speaman,音乐教育家全国大会menc出版:

微信号

996论文网,专业论文平台。每日持续更新新增论文。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15549057355 工作日:8:00-24:00
周 日:9:00-24:00
   微信扫一扫